近幾年,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得到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迎來發展契機。《國家科技興海綱要(2008~2015)》明確表述,重點推進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產業化,強化海洋可再生能源技術的實用化。同時,在條件適宜的海島和濱海地區,建立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的試驗基地和示範工程。此次投運的大型潮流能發電機組,即獲得了國家海洋可再生能源資金項目的支持。
當前,國家海洋局正在積極謀劃「十三五」海洋能發展,將以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金緊密結合,通過多源資金投入的模式推進海洋能進一步向穩定發電、分布式應用發展,力爭實現商業化、產業化。
據悉,破兆瓦是我國海洋潮流能發電領域多年來的未解難題。在此之前,我國潮流能開發利用項目容量都在百千瓦內,且大部分是國家資助項目,還沒有國內企業或公司參與,潮流能技術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潮流能近年來受到了各國的高度關注,但其規模化開發和商業化應用,始終是世界性的課題。目前,我國潮流能開發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資源調查不足,調查得到的開發量與實際可開發量之間存在相當的差距;潮流能發展的技術水平落後於發達國家,因而制約了我國潮流能發展關鍵技術的提高。此外,商業化難度大、開發造價高、投入風險大等原因,也影響了社會投資熱情,限制了潮流能開發應用發展規模和速度。
資源保護不夠的問題也同時存在。適合潮流能開發的站址往往也是海洋經濟開發活動的熱點地區。部分沿海地區政府急功近利,不考慮整體規劃和對環境的影響,個別可用於潮流能資源開發的優良岸段、海域被擠佔,造成資源流失。
專家建議,對潮流能開發利用應做出長期規劃,繼續加大對潮流能利用研究與應用的投入;加強自主研發和國際合作。在注重自主創新的同時,加強與國際的交流合作,引導和鼓勵參與國際海洋能相關組織,加強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與交流;建立潮流能通用實驗與測試平臺,避免重複建設,積極推進潮流能利用技術示範和規模化;培育相關產業鏈,制定鼓勵政策,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和資金投入,加快潮流能規模化、產業化進程。
隨著化石能源日益減少和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世界各國對潮流能開發利用日益重視,各種潮流能發電技術不斷突破。
潮流能技術已達到商業化前期階段,眾多大容量開發項目正在籌劃建設中,潮流能的利用有著廣闊的前景。英、美、加、韓等國已有較大規模的項目在實施中,未來幾年將會有數個10兆瓦級電站建成,潮流發電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潮流能利用技術種類較多,目前較為成熟的有以SeaGen為代表的「風車」式水輪機和以義大利Kobold為代表的豎軸水輪機,其他技術也在逐漸成熟。
未來幾年將有眾多較大容量的潮流電站建成,其中英國正在籌建的項目較多,韓國計劃建設的最大電站容量高達300MW。英國是目前世界潮流能技術的領跑者,也是世界上潮流能開發利用較早、較多的國家。1.2MW潮流能水輪機於2008年底建成併網發電,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商業化電站。
世界各國對潮流能利用日益重視,已成立了眾多相對專業的技術公司。歐美國家的海洋能開發利用受到政府和社會的大力支持,許多國家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如預計到2020年,愛爾蘭將達到84MW,紐西蘭將達到總發電量的1%~2%,葡萄牙將達到550MW。而英國潮流能發電量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總發電量的3%,到2050年達到總發電量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