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聯社總裁、中國中東學會理事馬曉霖則指出,在譴責恐怖主義的同時,美歐必須要反思自身在中東簡單粗暴的政策。「當然恐怖主義是一定要譴責的,但是要解決恐怖襲擊的威脅,必須從中東問題的根源來著手。」
美國《大西洋月刊》撰稿人格雷姆·伍德(Graeme Wood)在《IS到底要什麼?》一文中指出打敗IS的其中一種方法是由美國等強勢國家發動一場軍事戰爭,全力打擊IS,從軍事上將其打敗並消滅。
但問題是,聯合打擊是否就能夠根除IS,尤其是能否根除IS的意識形態?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副秘書長殷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對IS的軍事打擊決不能手軟,這是各國反恐必須堅持的第一原則。但同時我們必須意識到,不管是美國、歐洲還是俄羅斯,出動地面部隊進行地面戰爭的可能性都極其微小。
究其原因,一則是因為自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之後,沒有一個國家會想要再次陷入同樣的泥潭;再者,中東問題極為複雜微妙,宗教鬥爭激烈,即使美國再次發動大規模地面戰爭打擊IS,也無法從根源上清除這一極端組織。作戰將演變成另一場伊拉克戰爭,或者是如同十字軍東徵那樣的宗教戰爭。
殷罡進一步分析道,在意識形態層面展開一場反恐戰爭才是打敗IS的根本之策。中東地區近年不斷滋長的恐怖主義、極端組織,究其根本是對伊斯蘭教義解釋權的爭奪。
IS奉行極端的原教旨伊斯蘭教義,通過推行其意識形態控制皈依的穆斯林,並據此屠殺那些不認同原教旨教義的穆斯林。要打敗伊斯蘭國的意識形態,必須找出其中的錯誤和漏洞,將對《古蘭經》和伊斯蘭教的教義解釋權從極端分子手中再次奪回。
誰能從極端分子手中奪回對教義解釋權?殷罡認為,這一工作必須由伊斯蘭教的主流穆斯林完成。「我們很難想像,伊斯蘭教內部的爭端,可以由美國、歐洲這樣的基督教國家來代為裁決。這個工作必須要由主流穆斯林,也就是中東國家自己來完成。這場意識形態層面的反恐戰爭必將是一場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