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晚會曝光美容院推銷「步步驚心」,「連環計」設套,學生成「小白鼠」!
7月16日晚間,據央視「3·15」晚會報導,央視記者在暗訪美容院的集中拓客大型活動中發現,美容院店長要求店員以「免費體驗」的名義把顧客攬進店門,隨後設計「連環套」,多個項目老師、門店經理,蹲牆角、爬門縫,想方設法偷聽掌握顧客的情況,隨時扮演不同的身份進入房間,同美容師打配合誘導消費者辦卡。
在拓客活動期間,沒有固定收入、涉世未深的學生,是最受歡迎的「小白鼠」。可諾丹婷美容院梁經理告訴央視記者,「沒錢也能有辦法讓她們花錢辦卡」,她們會推薦各種網貸讓學生來借錢美容,有一個月收入只有3500元的女孩,就在勸說下從網上借了20000元來做美容。
此外,為了防止顧客事後反悔,美容院會以格式條款或其它各種藉口,拒絕消費者的退款請求。一位店員稱,「我們這裡就這樣子的,為了錢不擇手段。」
以免費體驗為誘餌,配合演戲欺騙顧客,先提價後降價虛假打折,在各種套路的誘導下,顧客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越陷越深。陳經理給記者總結,整個過程就像溫水煮青蛙:」慢慢地她熟了,她都不知道她快要熟了。」
在美容師銷售技巧的培訓課上,一位姓何的講師這樣鼓勵他的員工:「只要你想要成交客人,就要學會講故事、講案例。鋪墊到位了,我們的經理協助、我們的老師協助,解決問題了,錢收進來了,她滾蛋。」
3.15晚會曝光的還只是美容院營銷套路的冰山一角,以假亂真、以次充好、誘導消費、誇大宣傳、消費欺詐等卑劣營銷手段層出不窮。很多消費者不懂得美容院和醫療美容醫院,二者的實質性和本質性區別。「顏值經濟」和「看臉的時代」讓很多涉世未深的學生和初入職場的小白,成為了黑心美容院商家的「小白鼠」和「待宰的韭菜」,一旦走入黑醫美的陷阱,不僅被騙錢,而多大數美容不成反毀容。
早在2019年3月6日,為打擊和整治醫療詐騙、虛假宣傳、亂收費、騙保等醫療亂象,淨化行業環境,促進醫療行業規範有序發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藥監局開展為期 1 年的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
如何區分醫療美容和生活美容?根據《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而生活美容則是指運用化妝品、保健品和非醫療器械等非醫療性手段,對人體所進行的諸如皮膚護理、按摩等帶有保養或保健性的非侵入性的美容護理。然而市場上卻存在不少生活美容機構違規開展醫療美容項目的行為。
★提防「美麗體驗」陷阱和銷售套路,誠信經營、安心變美是趨勢!
不過度營銷,不誘導消費,把消費者(客患)的主要訴求和核心利益始終放在第一位,尊重消費者隱私,滿足消費者對醫療美容服務項目的信息知情權和客觀的美容效果判斷。要始終堅持以醫生為主導的辦院方針和經營理念,需以醫療為主導的營銷。提醒廣大愛美的女性和求美者,醫療美容需要擦亮雙眼到正規機構、找正規醫生、採用合法合規的醫療美容技術、器械或儀器來治療。不能盲目的輕信「免費體驗」,以免天上掉下的不是餡餅而是「陷阱」 !
2020年3.15晚會遲來的播出,但是正義和警醒永遠不會缺席。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前提、遠離套路推銷、建立信任關係,需要全社會的共建和參與,更需要相關政府部門的嚴加監管。希望大家都可以「明明白白消費,安安全全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