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園讀書期間,胡大為連跳兩級,當時學校推行學分制,只要修讀完足夠學分就可以提前畢業。
「我是大一下和大二下的課程一起修讀,大二上和大三上的課程一起修讀的。」一學期下來,胡大為選修的課程最多高達30門。
僅用三年時間他就修完本科所有學分,之後一鼓作氣「跳級」考取了本學院材料加工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
天賦加上辛勤的鑽研,胡大為較早就在學術方面獲得成果,他本科至研究生階段發表論文20多篇,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兩項。
大二那年,在對日常生活的細緻觀察中,胡大為萌生出一個念頭:能否研究出一種催化劑用於降低煤炭的著火點、降低煤炭燃燒內耗,從而減少環境汙染?
於是他開始不斷地實驗,兩年多過去了,他一共做了3000多次實驗,但想要的結果一直沒出來。
為了尋找最合適的催化劑,胡大為也試驗了千百種材料,最終他從家鄉一種高熱量的植物果實中得到靈感,實驗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
在隨後的日子裡,他平均每天做10次實驗,前後配備了210多種樣品,最終得到了一種高效、安全、便宜的煤炭燃燒催化節煤劑,並且產品的節能效果達到了國家標準。
高效煤炭燃燒催化節煤劑能夠節煤5-15%,對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汙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該項技術在國內尚屬罕見,國際上也屬領先水平。
2008年10月,胡大為的發明獲得了中華環保基金委員會2008綠動未來創意類優勝獎。
2010年5月「化學幹預煤炭催化燃燒節煤技術」榮獲第38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銅獎。
2010年5月獲得廣東大學生科技學術節之第七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優質創業素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