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11月末,梳理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北京市場監督管理局、上海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州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1月18日不合格產品通告,發現今年至今有3批次嬰幼兒配方奶粉上了質檢「黑榜」。
來源 | 南方都市報
圖片來源:網絡
01
這3批次不合格嬰幼兒配方奶粉,分別是來自荷蘭的荷萊瑞嬰兒配方奶粉(0-6月齡,1段),來自西班牙的安萊儷較大嬰兒配方乳粉(6-12月齡,2段)和同樣是安萊儷的依幼兒配方奶粉(12-36月齡,3段),它們對應的不合格項目,分別是香蘭素、乙基蘭香素項目不符合規定,維生素d不符合規定和維生素d檢出值低於產品標籤表示值。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今年將北京市場監督管理局、上海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州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四個地方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入統計範圍,對比去年的調查結果,嬰幼兒配方奶粉質檢黑榜的數量在今年都有了明顯下降。
02
2017年到2019年12月12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不合格嬰幼兒配方奶粉名單,發現2017年有超過10批次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被查出問題,2018年6批次產品上「黑榜」,2019年截至目前也是有6批次產品被檢出問題。
另值得一提的是,就整個趨勢來看,嬰幼兒配方奶粉質檢「黑榜」上,國產產品出現的概率越來越小,2017年到2018年,上榜的問題奶粉產品均是國內生產的,2019年上榜的問題奶粉產品中40%來自國外,而今年上榜的問題奶粉產品,100%由外國生產。可見,自2018年元旦開始實施嬰幼兒配方奶粉註冊制以來,被檢出的「問題」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明顯減少。
【 版權聲明 】本公眾號刊發稿件、圖片均註明來源,若涉及版權,或不願在本平臺刊載,請聯繫我們撤下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