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晚報記者 黃雲霞
在常德長怡學校六年級教室裡,一名系紅領巾的高個男孩惹人注目。他叫王浩全,性格開朗,愛幫助同學,成績也非常不錯,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要不是在2015年「善德行」關愛特困家庭勵志學子大型公益慈善活動名單中看到他的名字,記者很難想像他的經歷與同齡人有所不同。
王浩全的老家在鼎城區謝家鋪鎮,這位15歲的男孩在出生不足3個月時母親離家出走,父親因患類風溼性關節炎,常年吃藥,父子二人的生活靠低保和親戚的接濟度日。近兩年,為了供王浩全讀書,父親拖著病體外出打工。因爺爺奶奶都已離開人世,王浩全只能寄居在伯父家。每個寒暑假,他要麼拾廢品換錢,要麼去父親那裡打工掙學費。這讓班主任黎玲無比揪心,教了王浩全4年,黎玲對他家裡的情況非常清楚,也給他提供了很多幫助,「作為優秀特困生,學校給他減免了部分學費和生活費,同學們也很幫他。」黎玲說,以前放月假或小長假時,家裡沒人接,王浩全都是去她家吃住,這兩年才回伯父家。儘管缺少家人疼愛,但王浩全很懂得幫助同學,在一次學雷鋒活動中,王浩全主動要求捐30元給有困難的同學,經班主任老師一番勸說,最後捐了10元。「大家都這麼幫我,我幫助別人也是應該的。」說這番話時,王浩全有些靦腆,和記者道別時,還很有禮貌地說了「謝謝、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