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就在這裡。大多數人認為,大麻是所有毒品中最不毒的一個,因此也就被認為是「入門級毒品」。並且,很多大麻合法的地方都規定了大麻使用的劑量,也在側面強調了小劑量的大麻吸食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不高。在這種情況下,大麻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
政府眼中的大麻:稅收高。雖然菸草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但它在全世界都是合法銷售的,由此帶來的巨額利潤和稅收也是非常可觀的。那麼,作為毒品入門的大麻,其在合法範圍內的市場價值就已經令政府蠢蠢欲動,更不要提將地下市場的非法交易轉移到地面。以美國為例,其29個合法藥用的州對大麻徵稅的稅率平均超過了15%,華盛頓州甚至高達37%。加州在今年娛樂大麻合法化之後,預計每年大麻稅收將超過一億美元。而去年加拿大在大麻合法化之後,立刻就開大會商量地方政府和聯邦政府對大麻稅收的分成,最後達成一致:五五開……
對政府而言,促成大麻合法化就是一件無利不起早的事。所以,他們也更希望有更多的科學依據來證明大麻並非傳聞中那麼可怕的毒品,而是可以小吸怡情的消遣之物。
使用者眼中的大麻:不上癮。雖然很多人能將吸食大麻控制在一個量級之內,但仍然會有一部分人呈現出上癮的特徵。在法國600萬吸食大麻人員中,有超過100萬人是需要經常性吸食大麻的。而人們對毒品定義的參照之一就是,是否有成癮性。
相對而言,一個人一旦沾染上了毒品,將很難戒掉,需要專門的場所進行強制戒毒。大麻一方面成癮性不高,另一方面,大麻去除成癮技術的出現,也讓人們對它的上癮性更加輕視。
而同樣是在藥用上,很多國家不敢貿然放開的原因就是擔心在大麻藥物治療的過程中,患者會對大麻產生依賴,從而影響治療。
這一切都可能得到改觀。早在2011年,一支美國華人科學家團隊就著眼於對大麻的毒性和藥性的研究,並成功合成了可以「去癮留藥」的大麻新化合物。這將有助於減輕大麻藥物的毒副作用,而患者也不必擔心藥物成癮。而去除致癮成分之後,大麻藥物也將可能以非處方藥物的身份進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