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屬於你的祖國,正如你屬於你的母親。」熱愛祖國,為祖國的前途命運而奮鬥,是新時代賦予每個人的職責。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恆主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提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推動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這一重要綱要,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愛國主義教育是在思想靈魂裡搞建設,固本培元離不開建構引領,凝心鑄魂尤需成風化人。唱響愛國主義讚歌,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必將迸發出排山倒海的新時代愛國主義偉力。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情感繫於斯、認同歸於斯的民族心、民族魂。「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1935年,南開大學張伯苓校長用「愛國三問」,鼓勵青年人奮發圖強。從五四運動「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的豪邁誓言,到抗日戰場「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禦侮奮爭,從建設時期「地動三河鐵臂搖」的熱火場景,到改革開放「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萬眾齊心,愛國主義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自強不息、不懈奮鬥,託舉起有著「可讚美的光明前途」的中國。今天我們為什麼更加重視愛國主義?因為「愛國心為立國之要素」,因為「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更是因為「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
愛國主義也是政治認同、歷史認同、文化認同的生動體現。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只有突出思想武裝才能增進認同、堅定信念。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紅色政權是從哪裡來的,新中國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對這些問題形成深刻認識,有助于堅定幹部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進一步激發全體人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強調:「只有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愛國主義才是鮮活的、真實的,這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精神最重要的體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鬥,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和平年代遠離了烽火硝煙,但存亡考驗仍然有;時代潮流消弭了劍拔弩張,但風險威脅依然在。難以設想,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個沒有愛國主義強大支柱的民族,如何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愛國主義,是我們在新時代標定夢想航向的船舵、闊步強國徵程的路標。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必須深刻把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一鮮明時代主題,著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激發全體人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凝聚同心築夢、奮鬥圓夢的磅礴偉力。
「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提出,弘揚愛國主義就要倡導知行合一,推動愛國之情轉化為實際行動。新時代的長徵路,呼喚每一位實幹家、追夢人、建設者,以愛國主義為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主動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齊心協力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愛國之情綿延不絕,強國之志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