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韓國,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在韓國本土,很多韓國年輕人對這個國家並不喜歡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厭倦。
在韓國年輕人中流傳著這樣的一個詞語"地獄韓國"。據《韓國時報》報導,90%的韓國大學生和年輕人對「地獄韓國」這個詞感到認同。
導致本土年輕人對韓國產生深度厭煩的原因是因為,韓國的就業競爭壓力太大了。據某門戶網站統計,在去年韓國全日制四年大學本科畢業的人中,有70%的人都還沒找到工作。
只有12.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成功找到了一份工作。但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成為了正式員工。
另外在男學生中,有15.6%的受訪者說他們是正規工人,而女學生中只有10.9%得人成為了正式員工。
在合同工中,男學生有21.9%的比例,女學生佔12.5%的比例。不管是正式員工還是非正式員工,男性的就職率都遠高於女性。
所以現在對於韓國的年輕人而言,除了有著很大的就業競爭壓力,對於年輕女性來說,還存在著隱形的性別歧視。
另外,就各大企業錄取的正規員工而言,科學與工程專業佔比最大有14.5%,其次是人文專業佔10.4%,緊接著是社會科學佔6.6%,以及藝術和體育教育各佔5.7%。
至於非正式員工的錄取比例,人文學科專業的佔22.4%,其次是藝術和體育佔18.9%,社會科學專業佔18%和科學與工程佔16.9%。
在公司規模方面,很多年輕人表示:他們加入中小型企業的人數要多於大型公司。在全職僱員中,有54.2%的人表示他們加入了中小企業。
其次是大型公司的20.8%和上市公司的4%。在被僱用為非正規工人的公司中,中小企業佔比最大58.3%。
所以說,「地獄韓國」這個詞準確的表達出了韓國年輕人的內心想法。年輕人的高失業率、不平等的就業環境、超長的工作時間、一個人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擺脫貧困、社會只為既得利益階層服務。
而且現在韓國只要是年輕人都想擠破頭的考公務員,考上了一勞永逸。但是韓國的職位競爭遠比中國來得要殘酷,即使是人少的偏遠鄉下的公務員也有很多人競爭。
韓國社會巨大的財富差距,高昂的生活費、學費、房租等開銷,再加上就業方面的艱難,壓得這一代韓國年輕人喘不過氣來。"地獄韓國"的滋味,這一代韓國年輕人正在水深火熱的體會著.
以上內容為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