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騰訊社會研究中心、《中國青年研究》雜誌等單位共同發起的P95青年研究平臺2019徵文活動最終評選結果出爐!本次徵文活動於2019年9月正式啟動,聚焦青年人生活,集中探討青年人+網際網路領域的相關問題,是P95青年研究平臺發起的第二期調研項目。
經過廣大青年研究者的踴躍投稿和專家組初審,本項目於2019年底分別在中山大學及《中國青年研究》編輯部舉辦了以「網際網路與青年消費」及「網際網路與青年參與」為主題的研討會,後由於疫情等不可抗因素暫停推進,在此向積極參與支持的研究者們致以誠摯的歉意及感謝。在此期間,很多優秀參賽作品也陸續在《中國青年研究》等多家刊物發表,項目組表示衷心的祝賀。
經過專家評審組的慎重考慮,從近百個參賽作品中評選出了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5名,分別給予4000元、2500元、1500元的現金獎勵。請獲獎者關注來自項目助理的微信消息或來自post95@163.com郵箱的聯繫郵件,頒獎儀式將配合防疫要求協調各方時間後再行安排。
恭喜以下獲獎者及參賽作品(按作者姓氏拼音順序):
一等獎
獲獎作者
參賽作品
李鎵、李旋
鄉村振興背景下三農「網紅」形象建構研究——基於今日頭條平臺的觀察與分析
劉楠
從「虛擬團結」到「實用團結」:基於卡車協會Y市微信群的研究
蘇展、孫佳山
生產未來:感性共同體中的意見領袖
王藝璇
沉浸式消費:電商直播中青年網絡消費的空間生產
張翼飛
從水滸卡到三國殺——休閒文化中的圖像變遷與男性氣質
二等獎
獲獎作者
參賽作品
何志榮
表情包文化生產與象形傳播:一種文化記憶的視角
蔣婕
網絡社會與雙重職業從業者的主體性再造
劉凱強
青年「自悅式消費」的體驗敘事與成因定向
羅峰
文化消費視角下的「網絡神曲」現象研究——兼論網絡時代的社會變遷
吳子洋
突破信息壁——「粉圈」行為動力機制研究
三等獎
獲獎作者
參賽作品
陳曉菡
知識付費:網際網路邏輯對知識消費行為的建構
劉長宇、鄧超
娛或愚:娛樂短視頻對青少年的影響論述
楊曉蕾、慈勤英
社交媒體使用對青少年自我期望的影響分析——基於鄂北Y縣貧困山區的調查
虞峰鑌、周菲
「被數位化的人際關係」:人與媒介的同構——基於網路遊戲玩家網際網路交往實踐的質性研究
張肖蒙、周曉春、韓旭科
鄉村振興背景下青年農村認知研究——基於網絡大數據的文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