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醒來不管多遲都要去吃早餐,一碗粉皮加上雞蛋肉絲從來不會落單,一天的美好從這裡展開,每天都這樣過來的也不曾離開……」近日,這樣一首充滿「龍泉」味的「饒舌」作品——《323700》出現在網絡上,引發了眾多關注,更是刷屏龍泉人的朋友圈。這首作品是兩個龍泉小夥子李憶楠、葉志康和團隊一起創作的。「這是我們第一次為自己家鄉唱作,能被大家喜歡,我們無比開心。」李憶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
請點擊欣賞
「我們沒想到會這麼火」
李憶楠
李憶楠和葉志康都是「95後」,團隊裡其他小夥子和他倆一樣,也都是20歲出頭的年紀,還都是大學生。
李憶楠是龍泉本地人,在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讀環境設計專業,葉志康是龍泉龍南人,在寧波大學讀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一群年輕人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聚在一起,時常一起創作。葉志康此前改編了一首龍泉版的《成都》,已經是「小有名氣」。
這個作品的首發時間是今年的2月14日,李憶楠說,「龍泉」在作品中是用「她」這個字代表的,代表了他們對家鄉的情愫。
作品時長3分39秒,共花了6天創作,然後他們發到了微信公眾平臺、微博、網易雲音樂、QQ空間、騰訊視頻等網絡平臺上。記者粗略統計,截至今天10時,各大平臺的點擊量合計已近50萬次,合計評論和點讚數破了10萬。「龍泉很美好」「想不到95後的小夥子有這樣的理念,真心給你們點讚」「龍泉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新時代龍泉95後已經在後浪推前浪啦!」……大家紛紛為小夥子們點讚、打氣。
隨後,浙江新聞客戶端、龍泉市委宣傳部官方微信平臺「掌上龍泉」等平臺都推送了這首作品,這讓小夥子們喜上加喜。
作為主要創作人,李憶楠和葉志康都對記者表示:「我們真的沒想到,會這麼火」。
「我們想為家鄉做點什麼」
葉志康
當被問起為什麼會想到創作這樣一首作品時,他倆的回答一致:「想法其實很簡單,我們發自內心的喜歡這個地方,所以想用我們最喜歡的方式,為家鄉做點什麼。」
李憶楠告訴記者,其實早在2017年暑假時就有這個想法了,但因為時間問題擱置了。2018年寒假剛開始,他們邁出了第一步。
「他玩了三四年的說唱了,說唱功底棒棒的!恰巧我也會寫點說唱的歌詞,加上我比較擅長剪輯和製作視頻,也有一支攝影團隊,我們自然就『臭味相投』了。」葉志康幽默地說。
「323700」讓許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唯有龍泉人才能一眼辨識出這是故鄉的郵編。「郵編號碼其實很有鄉愁味,所以不管是曲名還是歌詞,我們都把這個僅屬於龍泉的『標識』用到其中。」說起創作過程,李憶楠很感慨,「想說出龍泉的好,更想唱出家鄉的寶,龍泉空氣贊,慢節奏生活,還有青瓷、寶劍等等。」
另外,歌曲的MV也是他們拿著攝影機自己拍攝的,從西街走到北河街,從留槎洲走到崇仁寺,拍了3天,把龍泉的小城姿色都拍進了MV中。你只要掃一掃旁邊的二維碼,就能直接看到這首作品。
記者 麻凱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