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幕降臨,東麗區萬科社區中總有這樣一個身影:她身著執勤服,帶著工作資料;她神情溫和,帶著淺淺微笑;她為人熱情,小區裡的人她都能叫得出名字。她被群眾親切的稱為「娥姐」
「娥姐」是誰?娥姐,全名張玉娥,是天津市公安局東麗分局新立派出所社區民警,是負責萬科格蘭苑、雅蘭苑和雅亭苑三個小區的社區民警。社區民警,是最貼近群眾,紮根於群眾的基層警察,是老百姓最貼心的安全守衛者。
作為社區民警,首先得先進門。萬事開頭難,當真正開展入戶工作娥姐也曾遇到一些難題。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社會的發展,高樓大廈林立,小區防範嚴密,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的同時,也隔離了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交流。老百姓的防範心理加強,警惕心強,給生面孔的民警入戶帶來一定難度。如何取得群眾的信任?她仔細分析情況,積極從自身找原因:「是群眾還不認識我,是我與群眾溝通還不夠多」、 「只有把自己融入社區,融進群眾,真正成為社區的一份子,群眾才能把你當成『家裡人』」。於是她想出了一個方法:「自我推銷」。 她主動到物業、居委會介紹自己,了解小區情況,積極參加社區的公益活動,積極宣傳戶口政策、防範常識,讓群眾能經常看見自己;同時在小區的主要路口、每個樓道、電梯張貼印有自己照片、電話和防範常識的宣傳單,讓群眾能隨時聯繫到自己。漸漸地,群眾對娥姐的防範心理不是那麼強了,群眾不知道怎麼辦身份證會給娥姐打電話,不知道怎麼辦居住證給娥姐打電話,不知道怎麼落戶給娥姐打電話,甚至小區內停電了都給娥姐打電話,每次娥姐都認真耐心細緻的講解,並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由此得到了群眾的認可,逐步融入了社區,被群眾所接納。一年來,從物業保安不讓娥姐進門,到現在他們已經習慣了娥姐在社區裡工作,要是幾天不下社區,他們都會問:「娥姐,怎麼好幾天都沒見您」。她點點滴滴的努力,居民都看在眼裡,使她收穫了信任與支持,社區的居民都親切的稱呼她為「娥姐」,這便是「娥姐」這個親切稱呼的由來了。
娥姐的社區工作還有哪些精彩故事呢,我們明天將繼續講述女警娥姐的故事,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