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刀哥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一張照片,一些同胞堵在中國駐西非國家多哥的大使館門前,拉著橫幅維權。
跟當地朋友打聽才知道,他們都是在多哥經商的中國人,涉嫌非法採伐當地珍貴木材,違反相關進出口禁令,結果被當地政府查扣了貨物。
明明自己違法,他們卻埋怨中國使館不作為,跑到使館門前鬧事,封堵大門,阻攔車輛和人員進出,還架起攝影設備亂拍一通。隨後,他們強行闖館,要求面見中國大使。
這些同胞言辭激烈,使館人員試圖向他們解釋多哥相關法律程序,以及中國領事保護與協助工作職責,但他們根本不聽,只一個勁兒要求中國大使出面跟多哥政府交涉,替他們討回被扣貨物,否則他們就動員國內外所有親朋好友,到兩國外交機構圍堵、示威。
有困難找使館,這話「沒毛病」,既是每個中國公民依法享有的權利,也是我們外交部門的承諾。
但多哥這幾位華商的做法,怎麼看也不算是合理求助,更像是逼著使館替他們扛雷背鍋。
多哥的事,不是個例。2017年年底,歐洲和拉美一些國家曾掀起一輪打擊非法商貿和走私的行動,西班牙、羅馬尼亞、波蘭等國不少華商受到波及,商鋪被封、倉庫被查。
國內媒體報導時,大都提到海外華商發展迅速,「樹大招風」,以及所在國政策變化等原因,但也沒迴避:個別華商存在走私、偷稅漏稅等問題 ,一直搞著「灰色」經營。
2017年10月開始,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中區批發市場先後遭3次突擊聯合執法,21家商鋪被查封,大部分是來自這種「灰色」華商,查沒資產總價值約合9122萬元人民幣。
事後,這些華商同胞非但不反思,反而棋走險招,打出「中國人受欺負」「被歧視」等標語,向中國使館喊冤施壓。
有少數人甚至聚眾衝闖中國駐波哥大使館,阻撓哥倫比亞公民申辦中國籤證,毆打使館人員,試圖逼迫使館出面為他們討回被罰沒貨物。
這跟多哥發生的事是不是如出一轍?背後的思維都是:只要把事情鬧大,政府就會出手相助,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確實,同胞在中國駐外使領館協助下擺脫困境或有效維權的案例,近些年來越來越多。
正因如此,一些人也產生了不切實際的期盼,覺得在海外無論遇到什麼事,使領館都有責任幫忙解決。解決不了,就是「使館不作為」,甚至是「中國不強大」「祖國不給力」。
寫到這,刀哥又不由想起今年年初的時候,一些中國遊客在國外機場滯留、唱國歌維權的事。
1月24日,在日本東京成田機場,捷星航空由東京飛往上海的GK35次航班,因目的地降雪取消。180名搭乘該航班的旅客中,5名日本籍旅客自行離開機場,175名中國旅客滯留登機口。
期間,一些中國遊客與機場等方面發生衝突,合唱《義勇軍進行曲》抗議。
這起「唱國歌維權」事件當時在網上發酵了好一陣子,被網友嘲笑為「戰狼式」愛國。顯然,大家覺得那些遊客的做法丟了整體中國人的臉。
這種認為海外維權會「按鬧分配」的思維,跟多哥、哥倫比亞的圍攻使館事件也有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