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1818黃金眼 看百態人世間
24小時有獎新聞熱線 0571-88001818
快去公眾號主頁「置頂」我們吧
三年前,一部以尋親為題材的電影《親愛的》,讓不少人都流下了眼淚。電影中令人動容的情節,現實中也在上演。
講述了一對離婚夫婦,因為兒子被拐賣,踏上悲情的尋親之路,幸運的是,最終兒子找到了,可更大的問題又出現了。這部電影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讓我們看到了兒童被拐賣之後,父母、家庭的生存現狀。
昨天是六一兒童節,在杭州武林廣場,浙江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和杭州刑偵支隊舉辦了六一防拐暨公益尋親現場活動。嘉興秀洲的唐靜,要替她的姐姐找兒子,2006年1月份,唐靜的外甥在回家的路上失蹤,至今沒有任何消息。
唐靜:「2006年1月1日,元旦節那一天,周末的時候,跟幾個小夥伴跑到離他家比較遠的村子去玩,中午的時候,我姐姐還把他找回來過,可是小孩子走的比較快,走的比較前面了,我姐姐以為他回家了,主要是想知道,小孩現在過得好不好,有他的信息,我們就心安了,然後到了晚上8點多還沒回來,就趕緊去找,沒找到人。」
唐靜說,這一找就是十三年,期間沒有任何關於孩子的消息,但一家人從來沒有放棄過,她們只想知道,現在孩子過得好不好。還有人專門從江西趕到杭州,就是為了試試,能不能得到女兒的任何消息。
尋親大姐:「頭髮都耗白了,我染了,本來頭髮都白了,我天天想她,看到別人孩子回來,過年過節啊,打工回家,我們家就沒有的,就是我兒子在家,女兒就沒有的。」
在公益活動現場,像唐靜這樣尋找親人的家庭,可以在現場採集DNA,進行匹配。
浙江省公安廳刑偵總隊重案科 餘科長:「我們本省血樣累計已經達到四萬多,五萬不到一點的總量,每年進庫的量達到四千份左右,這個量是慢慢積累的過程,量是對尋親命中率,有一個正比的關係。」
餘科長建議,有尋親需求的,可以在公安局免費採血入庫,樣本數據大了,尋親的成功率會更高。
編輯:陳亦怡
校對:趙越
審核: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