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圍插件家是一個客家老宅活化項目,這些房屋經歷數百年風雨,卻由於村莊近幾十年的經濟衰退,一直處於閒置和廢棄當中。深圳周邊的快速城鎮化導致像上圍這樣的村莊被吞沒,逐漸變成了城中村,或是被新興發展浪潮包圍的鄉村孤島。村民為了在鄰近地區尋求更好的生活而紛紛離開,上圍村的一半房產因此被遺棄。
當地政府,即上圍村村集體,致力於探索新的方法,以支持和推動一個由當地藝術家和工匠組織構成的新興社區。在樂平基金會和未來+(當地非盈利組織)的支持下,政府與眾建築合作發起了一項試點。
村政府有責任修復諸如屋頂倒塌的不適合居住的房產。然而,這些房屋難以翻新,因為任何工作都會影響到相鄰的結構。為了解決此類問題,插件家保留原始結構,在現有房屋內部增加一個新的結構。
插件家採用模塊化預製面板結構,結構連接件內置於面板內部,非專業人員使用簡單工具即可在一天之內搭建完成。工業化生產可使用高品質材料以提高能效,規模經濟使得插件家價格低廉。
儘管插件面板採用批量生產,但每個插件家都可以根據其場地特點進行定製。黃氏插件家適合15㎡的小型空間。由於原始房屋的部分屋頂仍然存在,內置的插件家同時作為結構加固和保護措施,以解決老宅可能存在的任何結構問題。
為了增加額外的空間,臥室位於夾層,角窗伸出倒塌的牆壁上方,從室內可一覽村莊全景。天窗設置在原屋頂處,增加自然光的投射面積。方氏插件家面積略大,約為20㎡,天窗可將朝南的陽光引入後方的臥室。在這兩處房屋中,插件家系統通過添加可供加熱和冷卻的高效迷你分體單元,現代廚房和獨立的堆肥廁所來提高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