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蚊子,真是要逆天了!」家住32層的小黃說道,從半個月前就一直受蚊子「騷擾」,還是很肥的那種,雙腿經常被叮得滿是蚊子包。
按理說,蚊子一般在低樓層的區域活動,尤其是3樓以下。如果是起風的情況下,也只能達到40多米的高度(10樓左右)。
小區鄰居也在群裡吐槽:買高層就是為了躲蚊子,現在住這麼高還是跑得了躲不了,蚊子是怎麼飛這麼高樓層的,難道它們不「缺氧」?
小圈曾聽過這些說法 ↓
@李子 蚊子在無風環境中,一次性能飛行的垂直高度約10米;
@澤鵬nice 在順風時,蚊子會一直飛到100多米高;
@傑諾006 蚊子會逐層繁殖,比如它現在5樓安家,然後以5樓為起點再繼續攀升,就這樣……到了30樓以上。
其實,這些說法並不完全準確。
很多人認為蚊子是借「東風」上去的,其實碰上大風天氣,蚊子反而飛不高,只有在靜風情況下,它才能充分施展「輕功」。
目前,關於蚊子到底能飛多高的觀點還沒定論,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單靠自己蚊子到不了32層高。
那麼,討厭的蚊子是怎樣」成功」咬到住在高樓層的你?
有這麼3點原因:
①蚊子鑽進電梯,隨著人一同進出;
②還有樓道,蚊子累了就趴牆上休息一下,再接著往上飛;
③蚊子會在陽臺、室外等有積水的地方繁殖,為下一代創造「高起點」。
另外,隨著樓層越建越高,蚊子的適應能力逐漸變強,飛行的高度也有所增加。
關於蚊子為何獨寵我的議論,有個說法是「我是XX血型,比較招蚊子」「我血甜,蚊子喜歡」。
現實中,蚊子對A、B、O血型不講究,可能是輕輕地嘗了一口。
恰好,它(蚊子)喜歡的樣子,你都有。
尤其出汗多的人,對蚊子有著致命的誘惑。有研究認為:經過皮膚細菌分解後的汗液,所揮發出來的的不僅僅是二氧化碳,還有汗水中的胺基酸、乳酸、氨類化合物……這些物質可都是它們的「心頭好」。
包括孕婦、小孩,他們新陳代謝比較快,二氧化碳的排出也相對較高,也是蚊子緊盯的對象,要重點防範。
首先,要向小區物業反映情況,聯合專業消殺公司,特別是蚊蟲開始大量繁殖的5~6月,至少每兩周一次。
進行化學噴殺時,應加強對地下車庫、樓梯間、電梯井的滯留噴灑消殺。查找蚊蟲孳生地,從源頭上清除。
此外,家庭防蚊最好的方法就是安裝紗窗、紗門等,既可以通風透氣,又能阻擋蚊子。
同時,也要著重清理水缸、地漏、廚房、綠色盆景等處,保持這些地方整潔、乾燥。
如果不幸被蚊子咬了一大包,可以塗些花露水、風油精、蘆薈等清涼止癢之物,能起到殺菌、止癢、清涼的功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皮膚撓破後不能塗,由於風油精中含有樟腦、薄荷等成分,抹在受損的皮膚上,會發生過敏反應,導致接觸性皮炎。
看完文章,記得轉發給親朋好友!希望大家每晚能睡個無蚊的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