頃刻間,一棟五層樓房轟然倒塌,幾十年勤耙苦做換來的勞動成果化為烏有,望著眼前的一片廢墟,黃聖瓊的心裡說不出的難過。
黃聖瓊家住忠路鎮雙寨村三組,2015年1月,他靠打工積攢下來的13萬元錢開始在老屋基集鎮修建房屋,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一棟五層樓房拔地而起,他也欠下了一身債務,為了償還欠下的借款,夫妻倆輾轉宜昌、天津、北京打工。
黃聖瓊正在炒菜
黃聖瓊的姑父程地厚有一手好廚藝,在老屋基二馬路租房開了一家小餐館,黃聖瓊的房屋建成後,他把餐館搬到了侄兒家。為照顧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2018年3月,黃聖瓊回到老屋基,一邊給姑父程地厚幫忙,一邊跟著學習廚藝,四個月後,黃聖瓊接過姑父手中的鐵鍋炒勺,在自家的房屋裡做起了小餐飲的營生。他堅持姑父程地厚「熱情周到、方便群眾」的經營之道,所打理的「信息賓館」在當地一直有著「飯菜可口、價格實惠」的好口碑。小餐館有了回頭客,黃聖瓊的收入不斷增加,眼看就要還清建房時欠下的債務了,黃聖瓊一家對新生活充滿了希望。
7·16特大暴雨致老屋基片區險情不斷,7月18日,老屋基村「尖刀班」巡查時發現村民黃聖瓊房屋臨街院壩出現裂縫後,第一時間上報險情,隨後立即按照鎮黨委政府安排部署勸其撤離轉移到安全地帶。7月20日上午9點50分,房屋倒塌滑入鬱江河中。所幸排查預警及時,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災情發生後,忠路鎮黨委政府相關負責人趕往事發地點現場處置,民政、安辦等相關部門迅速落實臨時生活救助、申請保險補償、啟動災後重建申報,雙寨村黨支部、駐村「尖刀班」對黃聖瓊一家進行安撫慰問。
重新營業的賓館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黃聖瓊一家沒有選擇逃避和消沉,「房子倒了,精神不能倒,只要有人在,生活還要繼續」,黃聖瓊和妻子商量,為了一家老小生活必須把小餐館開起來。房屋倒塌兩天後,在駐村「尖刀班」的幫助下,黃聖瓊就在老屋基二馬路重新租下安全房屋,利用從危房中轉移出來的鍋碗瓢盆、餐桌灶具,籌備著小餐館恢復經營。
一家有困難,眾人來幫助。7月20日下午,就在黃聖瓊家房屋倒塌幾個小時後,鄰居王朝輝在微信上發起創建了「老屋基愛心群」,很快就有70多人自願進群,從幾十塊到數百元,大家紛紛向黃聖瓊家伸出了援助之手。聽說黃聖瓊要重開餐館,鄰居張衛馬上廠價提供材料並義務裝修經營場所;王忠群主動送來牆面塗料;左鄰右舍都來幫忙掃房間、搬家具……好心人的無私幫助,讓深處困境的黃聖瓊內心之中不勝感激。
災後第三天,黃聖瓊的小餐館重新開張了,7月29日中午時分,筆者在老屋基二馬路看到「信息賓館」的招牌十分醒目,黃聖瓊、吳華菊夫妻倆在廚房裡炒菜裝盤,兩個孩子端茶倒水接待客人,一家人忙得不亦樂乎,從他們忙碌的身影裡,似乎看到了這個家庭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