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式失言暴露了怎樣的心理?

2021-02-13 利維坦

利維坦按:「試著給自己定這樣的任務:不要去想北極熊,但接下來每分鐘,你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那隻北極熊。」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冬天記的夏天印象》(Winter Notes on Summer Impressions,1863)中的這句話,後來成為了實驗心理學中著名的「白熊問題」:你越是想忘掉某事,想起它的機率也就越高。正所謂,「人如果沒有『可想』的事,也就沒有『不要去想』的事了」。

文/Zaria Gorvett

譯/溪溪

校對/圖靈4.0

原文/www.bbc.com/future/story/20160706-what-freudian-slips-really-reveal-about-your-mind

1988年,時任美國副總統的喬治·H·W·布希到愛達荷州進行例行訪問。按照計劃,他在電視直播中就農業政策做了一篇乾巴巴的演講,再誇耀了一番自己在裡根總統左右輔佐的光輝政績。接著他說:「我們取得了勝利,也犯下了一些錯誤,我們經歷了幾次性愛……呃……挫敗。」(We』ve had some sex…uh…setbacks.)



(建議wifi環境下瀏覽)

多年以後,老布希的執政經歷早已成為人們遙遠的記憶,但這副傳奇般的糗態會讓他被世人所銘記。

唉,弗洛伊德式失言(Freudian slip)。有些話你很想說出來,有些話說出來也沒什麼所謂,還有些話一旦說出口絕對是世界末日——不變的是,這些話到時候都會從你嘴裡禿嚕出去。這也是所有人當眾發言時最提心弔膽的地方。那麼人們究竟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呢?而這些口誤又有沒有隱含的意義呢?

精神分析理論之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認為,僅僅詢問病人的想法是不夠的。他認為要想了解病人真實的欲望,只能通過觀察病人的「口誤」和潛意識留下的其他蛛絲馬跡。典型的口誤,正如諺語所言,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when you say one thing and mean your mother)。

再比如動作倒錯(parapraxis),這樣的語言障礙有時會暴露內心的禁忌和衝動——比如性愛和詛咒——通常情況這些念頭會緊緊地埋在潛意識的深處。口誤並不是隨機事件,而是一道有待破解的字謎。

而問題在於:弗洛伊德式失言正如他的其他理論一樣,測試起來難如登天。弗洛伊德幾乎與達爾文齊名,不過依然有很多當代的心理學家、語言學家、神經科學家認為他所有的理論幾乎都是謬誤。那麼這一次,弗洛伊德又搞錯了嗎?

為何我們會出現「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情況?

有一項早期研究獨樹一幟,實驗方法是性幹擾和電休克①。實驗剛開始時,有兩組異性戀男性由一位中年教授接待,而第三組則被領進一個房間,等待他們的是一位穿著性感的助理實驗員。「我們在校園裡找到了可以說是想像中的極品美女。她樣貌可人,穿著超短裙和半透明襯衫,」米歇爾·莫特利(Michael Motley)說,她是來自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心理學家,研究報告的合作者之一。

實驗對象被要求默讀一些詞組(比如 「back mud」, 「bat much」, 「mad bug」),速度是每秒鐘讀一個。他們不知道這些詞組經過了特殊設計,希望儘可能造成「斯普納現象」(spoonerisms),也就是首音誤置,說話時誤把兩個單詞的首音調換,這是以威廉·阿奇博爾德·斯普納牧師(Reverend William Archibald Spooner)命名的,他常常出現這樣的口誤。

實驗者不時通過一個蜂鳴器要求他們將某個詞組大聲念出來。和弗洛伊德之前預測的一樣,與助理實驗員同場的男性出現性愛方面口誤的次數遠遠高於對照組,但出現口誤的總數並沒有多出來。

同時,第三組男性的手指還被連上了電極,其中的裝置可以發出輕微的電擊。「我們跟他們說——當然是騙他們的——你們有70%的機率會受到電擊,」莫特利說。同樣,這些學生們順嘴說出了真實的想法(將「worst cottage」誤讀為「cursed wattage」,也就是「受到詛咒的瓦特數」,將「shad bock」誤讀為「bad shock」,也就是「糟糕的電擊」)。

和弗洛伊德之前預測的一樣,與助理實驗員同場的男性出現性愛方面口誤的次數遠遠高於對照組,但出現口誤的總數並沒有多出來

後來,實驗者測試了實驗對象的性焦慮程度,萬萬沒想到,他們發現性恐懼最嚴重的人出現性愛方面的口誤最多。為什麼呢?

在不斷進行自我壓抑的過程中,人們可能已經成為了「白熊問題」的犧牲品,俄國作家費奧多·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最早注意到了這一點。當你拼盡了全力告訴自己不要想著某件事情,例如性或者北極熊,那麼結果你唯一能想到的只有這件事了。這也是心理遊戲「The Game(譯者註:The Game是一個無間斷的思想遊戲,遊戲的最終目的是要阻止玩家自己想到The Game的存在)。」的原理,挑戰者們必須要避免想到這個遊戲本身的存在。如果任由它潛入了你的意識那麼你就輸了,而且必須當眾公布自己輸了——這樣就讓你身邊的人也輸掉了這場遊戲。想贏……還真沒什麼辦法。

心理學家丹尼爾·韋格納

目光回到上世紀80年代,心理學家丹尼爾·韋格納(Daniel Wegner)曾暗指這個試圖對弗洛伊德式失言進行遏制的遊戲規則或許才是罪魁禍首②。按照他的理論,潛意識會不斷清除我們的思想,將內心最深層的渴望緊鎖起來。一旦這樣的念頭有了,它們非但不會保持靜默——而且諷刺的是,它們會投射到大腦意識中,讓你不斷地想起。

至於你什麼時候會說禿嚕嘴只是時間的問題了。「在我們思考某件事情的同時其實也在籌備相關的詞彙,時刻準備需要的時候講出來,」莫特利說。在如此多的選擇面前,我們最終選定的詞彙可能就會露出馬腳。

潛意識過程會不斷清除我們的思想,將內心最深層的渴望緊鎖起來

以「The old hillbilly kept his moonshine in a big (blank)」這句話為例【 原意為「老鄉巴佬把他的威士忌放在大大的(  )裡」】。這是性刺激實驗的另一個版本,莫特利要求實驗對象選擇詞語填到空白處。候選詞語有很多,比如pitcher(水壺),barrel(水桶),jar(水罐),但是大部分被助理迷住的人都選擇了「jugs(乳房)」。「這個詞好像會加倍地出現,最後也就脫穎而出了。我們認為弗洛伊德式失言也是相似的道理,」莫特利說。

當你叮囑自己千萬別告訴一起健身的朋友他有多胖的時候,說出嘴的時候已經變成了「你特別胖——我是說特健康!」(「you’re very fat——I mean fit!」);會談中將「色情文學」(pornography)脫口而出,其實你想說的是「攝影」(photography);嘿咻的時候叫出了前任的名字,出現上述情況的話,你的潛意識就遭到了破壞。更糟糕的是,當人承受重大壓力時,犯這樣的錯誤更是常事。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買帳。當時,針對弗洛伊德理論最尖銳的批評聲音來自奧地利語言學家魯道夫·梅林格(Rudolf Meringer)。19世紀末期,那時梅林格在維也納大學任教,他將幾千個口誤的例子收集整理、分類並仔細分析,大部分是午餐期間和同事聊天時聽來的。這些人輪流發言,每當出現口誤,所有人的談話立即中止,直到他把這個例子一絲不苟地記錄下來。

通過這份記錄,梅林格得出結論,口誤只是字母的亂入,並沒有意義。實際上,據比利時根特大學語言心理學家羅博·哈特蘇亦克(Rob Hartsuiker)研究,大部分的口誤完全是無心的。

通常而言,弗洛伊德式的口誤並不一定源於內心隱藏的欲望——有時它只是因為口語表達上的相似導致的

比方說記者吉姆·諾蒂(Jim Naughtie)在BBC廣播4臺《今日》節目中的口誤,他把時任英國文化部長傑裡米·亨特(Jeremy Hunt)的姓Hunt讀錯成了了Cunt(娼婦)。乍一眼看上去這應該是一個經典的弗洛伊德式口誤;其實,與其說這個口誤暴露了諾蒂對這位官員的個人態度,倒不如說它為我們提供了大腦進行語言處理時的細節。

大量的實驗結果表明,如果兩個詞有相同的語境意義而且元音字母也相同,那麼節首的輔音字母就很容易混淆。「我相信很多人並不覺得傑裡米·亨特有多麼和藹可親,但是把Hunt念成Cunt(娼婦),這個亂入的字母c其實是『culture』(文化)開頭的c,」哈特蘇亦克說。

這是大腦獲取詞語的特殊方式帶來的結果。首先,需要在按相似度和含義排列的眾多詞語中選出一個——這個過程就有可能將Culture和Hunt混淆。選好詞以後,你的大腦就會找到這個詞的讀音——正是此時兩個詞的節首輔音字母顛倒了。「這個例子非常典型,卻被弗洛伊德故意忽略不計了,」哈特蘇亦克說。正如當時另一位節目主持人表示,你可能會說指派一位姓Hunt的人擔任文化部長(Culture Secretary)實在是太魯莽了。

儘管有這樣的語言陷阱,普通人每天說出大約15,000個詞語中只有不到22個詞語是口誤。腦部掃描已經證明我們總是會在「內在言語」,也就是默念時出現一些尷尬的口誤,但大部分都會在當眾講出來之前發現並糾正③。「最終呈現出來的是正確無誤的,但是腦電波顯示人們在心裡犯下了很多禁忌的錯誤,」哈特蘇亦克說,他也是研究報告的合作者之一。

一些心理分析學家堅信弗洛伊德理論的正確性,並以此作為窺視心理的一個手段。

當我們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大腦潛意識的拼寫檢查不那麼靈光的時候,我們更容易出現口誤——比如緊張,疲憊,或者醉酒,還有當我們逐漸衰老的時候。如果講話太快,也很容易就絆了舌頭。

換句話說,口誤展現出的可能是我們大腦語言處理方式上一些有趣的東西,甚至可能會暗示出我們目前在意卻不願提起的事情。但口誤是不是真的暴露了我們內心深處的秘密,這還要打一個問號。有一些精神分析學家,比如倫敦大學學院的羅西納·佩雷爾伯格(Rosine Perelberg),肯定認為口誤說了什麼非常要緊。「口誤是十足的笑料,不過也很難得,因為它們出賣了人們有意隱瞞的信息,」她說。「我們對待口誤相當謹慎。」她提到最近有一位患者,他無意中表現出對未來子女的暴力傾向(他把bottle『瓶子』說成了battle『戰役』)。

哈特蘇亦克則表示懷疑。「真正的弗洛伊德式口誤的證據實在非常非常有限。」而對其他人來說,如何解釋取決於是什麼樣的口誤。「我同不同意弗洛伊德的看法,所有的口誤都是弗洛伊德式口誤嗎?並不是。但我是不是也認為確實存在這樣的口誤呢?沒錯,我是這麼想的。」莫特利說。

那麼老布希總統的口誤是哪種口誤呢?我們永遠得不到確切的答案,不過,沒準他們只是炮友……對不起……朋友(partners in copulation… sorry… collaboration)。

注釋:

①: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502504

②:https://www.redirectanxiety.com/wp-content/uploads/2015/04/Wegner1994.pdf

③: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1361966

「利維坦」(微信號liweitan2014),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

投稿郵箱: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聯繫:微信號 thegoatjoe


相關焦點

  • 性犯罪與著裝,穿著暴露女性自醒
    性犯罪與著裝,穿著暴露女性自醒      雖一些專家認為穿著打扮與性犯罪之間並無很重要的聯繫,但是大多數精神病學家仍持肯定的態度
  • 心理測試:你對貓的容忍度,暴露出你個性的強勢程度
    內心有自己的壓力場,從來不暴露自己的情緒。C、強勢指數:★★★你個性中並沒有明顯的強勢的一面,有很強的包容性,有較強親和力,但是很重視自己的隱私。有時候你的朋友以為和你很要好了,但是卻很難走入你的內心。外表的委曲求全,似乎只是為了不想傷害別人,不喜歡為難別人。你可以在外表和任何人打成一片,但是在內心會細細篩選自己真正的朋友。
  • 一高校晚會直播因「穿著暴露」被中斷!平臺回應
    【戳↑↑↑查看更多內容】四川樂山一高校晚會直播健美被判定「穿著暴露
  • 太空人也有心理問題 鎮靜劑心理輔導「伺候著」
    太空人也有心理問題 鎮靜劑心理輔導「伺候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5日 07:16 來源:   美國女太空人莉薩·諾瓦克本月因企圖綁架、謀殺「情敵」被捕後,人們意識到,太空人和普通人一樣,也會出現心理問題
  • 宜州監獄 | 心理輔導團走進毛南山鄉 為社區矯正工作注入民族團結正能量
    應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司法局邀請,宜州監獄到環江縣社區矯正中心,對全縣社區矯正工作人員開展心理諮詢業務培訓,幫助環江縣司法局矯正中心培養心理諮詢業務骨幹,助力少數民族地區社區矯正工作健康發展。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屬於少數民族地區,要重視把民族團結的政策宣傳融入社區矯正工作中,不斷加強對社區矯正對象民族團結教育,增強其民族榮譽感和認同感。
  • 【今日關注】石家莊西美花街生活工場:男廁牆上女郎畫 衣著暴露尺度大
    石家莊西美花街生活工場:男廁牆上畫女郎 衣著暴露尺度大放假期間,大家都喜歡去逛逛街。陪著愛人,帶著孩子,在商場裡吃喝玩樂,想想就很幸福。因為廁所裡都是一些,非常暴露的圖片。記者來到石家莊西美花街生活工場二層的衛生間,在高達兩三米的牆面上,畫滿了各式各樣嬌豔女郎的圖像。畫面中的女郎無不衣著暴露,有的甚至乾脆赤裸著上身,擺出各種挑逗的姿勢。在其它樓層的衛生間,記者也見到了相似的壁畫。這些大壁畫的角落,都寫有「有點野,西美花都生活工場」的字樣。難道這些衛生間裡的妙齡女郎,是商場自己畫到牆上的?
  • 研究顯示:醫護心理嚴重受創!
    研究人員表示,迫切需要為所有醫療工作者提供及時的心理健康服務。據路透社報導,《職業健康》雜誌(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發表一項去年6、7月進行的研究,當時是在英國進入最近這波感染高峰之前。
  • 韋克斯勒智力測試:心理彈性量表,你的心理彈性有多強?
    從心理角度來分析,這些人的心理彈性更強,所以他們的心理抗壓性和恢復力都更好。所以,雖然身處相同的逆境,但是他們在主觀感受上痛苦感和困難程度比常人更小,而且更有樂觀的態度。這使他們更容易舉重若輕。目前國際上經過對心理彈性的研究,先後發表了19種信效度較好的心理彈性測評,這其中Connor和Davidson共同編制的心理彈性量表(CD-RISC)憑藉其信效度水平及易操作性被學術界公認為是測量心理彈性最好用的工具。因此,心理彈性量表(CD-RISC)是目前國際上最流行的心理彈性測量工具。
  • 從求職少年李文星之死,了解傳銷對人的心理影響
    鑑於傳銷騙局在我國盛興20餘年,在我的來訪者中,也有不少人因家屬深陷傳銷而導致家破人亡,加之許多新聞報導已被屏蔽,因此今日的公眾號推送,將此案件的全過程進行展示,並從現象與心理角度提供參考解析,希望能夠為局中人指點迷津、為局外人提醒警示。溫馨提醒:關於已經陷入以各種名義行傳銷騙局的朋友的家屬,建議報警並尋求專業救助。
  • 大馬空姐穿著太暴露,讓乘客想入非非......
    空姐一般都是膚白、貌美,最重要的是還有大長腿,玲瓏有致的身材穿上空姐制服更是養眼,但是最近亞航的空姐制服卻被兩名馬來西亞的執政黨官員指責,稱亞航和飛螢航空公司的空姐制服「太暴露」.但其實亞航的空乘制服也沒有多暴露,顏色是比較豔麗的紅色,裡面是白襯衣,紅色外套和短裙。
  • 亞太·無錫心理學院攜手心協大型公益心理諮詢活動圓滿落幕
    這次活動是無錫市心理公益活動方面的一個積極探索。無錫目前大概有三四千名國家註冊的二級和三級心理諮詢師。他們都在為市民的心理健康作著積極的貢獻。每年學習和報考國家註冊心理諮詢師的人員愈來愈多。     亞太·無錫心理學院,整合國內的心理學界的優質資源(國際司法部心理專業委員會、上海心理諮詢學會、華東師範大學心理系、江蘇省心理學會、蘇州大學、江南大學心理系),聘請無錫市專業的心理團隊組建成立,團隊組建顧問人員2-3位:曾參與汶川大地震心理援助、湖北沉船事故、崑山爆炸事故心理援助,納入無錫市政府心理援助工作組專家成員,心裡學校校長1名,專職老師2-3名,心理教學助教和運營
  • 愛的釐米:徐秀蘭「有病」的背後暴露了單親媽媽的生存現狀
    愛的釐米:徐秀蘭「有病」的背後暴露了單親媽媽的生存現狀,太真實了。作為女生,成為媽媽之前,和媽媽之後,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人生感悟,可能對於很多未婚女孩而言,看到徐秀蘭這樣的媽媽,會覺得是極品。會認為是奇葩,會直截了當的認為這是一種病,就像林潔一樣,當然,這的確是一種病,是一種病態的心理。
  • 板橋驚現多個暴露狂 | 古雄大道西側設置的停車位 | 板橋市民廣場化改造開始啦
    據第一位網友反映,她每天早晨6.40分到7.30左右都能在工農河河堤上看見一個暴露狂。今天7.20左右,在火車道往新隧道方向新造的水泥路走過去時正好面對面,十分害怕。很是無奈,總共晨跑四天,看見他四天,每天騎一輛摩拜,這裡提醒請廣大網友注意!
  • 桌遊與心理社團課
    【1】【桌遊名稱】龍的寶物【適合年齡】6+(但是同事們也很喜歡)【人數】雖然標準人數2-5人,人更多也可以玩【與之相關的心理能力】記憶力心理室的第一款桌遊【桌遊名稱】第一類接觸(繁體)【適合年齡】8+ (但可能更適合初中往上)【人數】至多7人【與之相關的心理能力
  • 「妹子在熱成像下,一不小心就暴露了小秘密,真的好尷尬呀!」哈哈哈哈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妹子在熱成像下,一不小心就暴露了小秘密,真的好尷尬呀!」哈哈哈哈01熱成像這種東西常用於醫學上,一般給病人檢查身體時會用到。
  • 【心理關注】北大學子殺母藏屍,騙144萬潛逃3年!敲響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警鐘
    舅舅一直等在車站,吳謝宇母子的電話都無法接聽,舅舅發現事情不對報警,吳謝宇殺母事件暴露。直至三年後,吳謝宇在重慶被抓。這些原因恐怕只有吳謝宇自己知道。據吳謝宇供述,父親的死讓他覺得親情搖搖欲墜,他發現媽媽常寫一些話在紙上,這對他影響很大。比如「我要去陪你」等悲觀情緒。這些話讓他覺得自己是個拖油瓶。
  • 新郎婚禮上變身鹹蛋超人行禮驚呆親友 網友:求嶽父心理陰影面積啊....
    還有網友分分鐘暴露年齡——也有網友求問嶽父心理陰影面積——
  • 教學思考:《圖形聯想與心理聯想》
    基本圖形——點線面,基本明度——黑白灰,基本態勢——大小、水平、垂直、傾斜、彎轉、突破、閉合……基本秩序——規律不規律、鬆緊疏密、強弱虛實、穿插透疊…… >B:視覺形式與內在心理相互聯想。好的藝術家理解與抽象圖形直接對應的人類的本能的心理反應,讓心理聯想得到萌發、強化,爭取用抽象形式直接形成明確的語義。就像讀到「幽暗」、「寧靜」、「依戀」等詞彙可以引發人的相應心理反應,就像聽到不同的旋律也可以引起「流暢」、「狂躁」、「頹廢」的相應心理反響一樣,人們看到不同的點線面及其關係,同樣也可以引發不同的心理聯想。
  • 女廁所驚現「長發男子」:生理男,心理女,就可以進女廁所?
    還有這樣一種跨性別者,ta們雖然沒有接受變性手術,但在心理上自我認定是異性。前陣子有這樣一位生理性別為男,但心理性別為女的博主,在視頻中表示:如果自己今天穿女裝出去,就一定會去上女廁。《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去年在外網上掀起的爭議,就是關於這個話題。
  • 災難之後(一):心理的創傷
    在美國與歐洲,相關的研究非常多,有根據事件性的(如船難、天災、戰爭、恐怖攻擊等),也有隻根據區域的研究,亦有混合兩者的相關研究,學者也希望藉由各種不同的研究方式來探討PTSD的機制與介入協助的建議,例如北歐的挪威,研究學者持續了30年的追蹤,無論是身體或是心理的狀態,而美國在911事件之後,也成立了研究中心與編列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