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控條約續籤,美被指煽動非法抗議,美俄「變招」鬥法?

2021-02-20 中國軍視網
拜登執政僅一周,美俄火速就續籤僅存的軍控條約達成協議,美國此舉是戰術性示好還是戰略性調整?俄羅斯指責美國肆意煽動俄境內的暴力活動,俄羅斯多地爆發示威抗議的背後,是否真有美國的介入?美軍艦闖入黑海,俄「末日武器」基地曝光,美俄多個熱點區域展開暗戰。

軍事問題專家 姜毅老師

國際問題專家 蘇曉輝老師

拜登政府上臺僅一周,美俄雙方就《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續約達成了一致,而且有效期一籤就往後延了五年,拜登政府為什麼在這個時候要推進該條約的續約呢?

拜登上來以後,民主黨在所謂的戰略武器條約這個問題的立場上,和川普政府有比較大的偏差,他們更希望通過續籤條約這樣一種方式來控制對手、影響對手、了解對手。

俄羅斯外交部指責美國大使館說,在抗議活動開始之前,美國大使館就發布了俄羅斯多個城市抗議活動的日程,但美國使館的回應說,這是很多駐外使館慣常的做法,這只是一個安全警告。怎麼看美國大使館在俄羅斯國內的抗議示威活動當中扮演的角色?

蘇曉暉:對俄國內抗議活動推波助瀾 美擅長挑動他國內亂

應該說美國挑動其它國家的內亂,是有一套慣用的手段的。首先在輿論上,要煽風點火、推波助瀾,包括這一次美國大使館提到的所謂的這種預警,對於俄國內的反對勢力來說,也是為他們打氣撐腰。美國做桌面下的動作可謂是「得心應手」。

美國新任防長奧斯汀之前有一個表態,他說美國和北約在黑海和地中海東部的兵力是阻止俄羅斯侵略的一個關鍵因素。所以我們看到美國接連讓兩艘飛彈驅逐艦進入黑海海域和北約展開聯合軍演,那麼未來美軍會不會加強在黑海地區的部署?

現在對於拜登來說,希望借所謂的「俄羅斯威脅」來加強與盟友之間的黏性和團結性,也是現在美國的軍事方面在推動的動向。


面對示威活動 美國的態度因地而異


面對發生在不同國家的示威活動,美國的態度可謂截然相反,過去無數的例子證明了這一點。

西方國家發生的示威,美國強烈譴責。

非盟友地區發生的示威,美國表示支持。

面對俄羅斯的指責,拜登政府的回應是:強烈譴責俄羅斯使用暴力鎮壓。但是和1月6號美國國會爆發衝突、示威者衝入國會的時候,他們對示威者強烈的暴力譴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此「雙重標準」該如何看待?

戳視頻了解詳細事例↓

聲明:內容來源於中國軍視網、《軍事制高點》,轉載請註明出處

實習編輯:劉藝

投稿郵箱:js7tvwxwb@163.com

相關焦點

  • 26日,普京與拜登通電話,美俄一致同意續約,世界嗅到不尋常信號
    眾所周知,美俄關於《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續籤問題一直備受媒體關注,隨著該條約即將到期,美國態度曖昧不明引發全球對新一輪軍備競賽的擔憂。
  • 安理會五常達成一致,堅決反對聯合國一條約,勒令參與國必須退群
    》面前安理會五常卻表現得空前一致,堅決反對這一條約生效。如今這份條約已經獲得了47個國家的籤署認可,只要再獲得3個國家的支持就能夠立即生效,在條約即將生效之際,五常中的美國率先做出行動,白宮近期正在向籤署該條約的國家發出「勸退信」,勒令《禁止核武器條約》參與國必須退群。
  • 川普又想退約了,這次是《開放天空條約》
    美媒稱,川普政府和眾議院民主黨人在另一個外交政策問題上發生了矛盾
  • 《日美安全保障條約》(全文)
    全名:日本國和美利堅合眾國之間的相互協力及安全保障條約英文:Treaty of Security and Safeguard
  • 經濟學人寫作:美俄核協議續約,遏制核擴散前景仍然堪憂?
    近日美俄兩國總統已約定於2月5日前完成《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延長工作。由86國籤署的《禁止核武器條約》於1月22日正式生效,但中美英法俄等核大國均無意加入,中方發言人表示將合理推動核裁軍進程。控制核擴散是共同追求的目標,這篇文章分析了各國的核外交利益對立等問題,表示要遏制核擴散,核大國必須做出努力。下面我們來看看經濟學人的分析,並學習其中一些表達和作出引申。
  • 曱甴煽動元旦「汽車大遊行」?它們,真的敢出來嗎?
    12黑暴中的10已經在內地判刑入獄了,想「抗議」你去內地啊!在香港的街頭吆喝有什麼用呢?12黑暴中的兩人已經被遣送回港了,涉及多項罪名,難道曱甴一上街抗議就要無罪釋放了?雖然有港獨曱甴在網絡上煽動,可是並沒有多少曱甴敢出來聚集,更沒多少人敢出來滋事。所以,總體香港昨晚及今晨,還是安寧的!香港警隊真正的戰場,是今天!是2021年的元旦!因為,在幾日前,港獨曱甴們就開始策劃在元旦這個新年第一天,搞港獨大遊行了。什麼香港的第四波疫情,才不是它們要考慮的內容。
  • 爭奪一名俄羅斯黑客,美俄又「幹」起來了……
    俄羅斯黑客在捷克被捕 美俄同提引渡要求據報導,這名黑客名叫葉夫根尼·尼庫林,現年30歲,是俄羅斯莫斯科市人,他曾在2012年入侵全球職業社交網站領英以及雲服務提供商Dropbox,領英的1億用戶受到影響。2016年,他被美國加州大陪審團起訴,罪名包括入侵計算機和身份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