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尼克森下臺的「水門事件」,比想像的更黑暗……

2021-02-13 保密觀

雖然40多年過去了,美國著名的政治醜聞「水門事件」仍然為人們所關注。甚至今年年初,還曾因美國《吹哨人保護法案》屢上「神壇」。因此,對我們而言,了解這場「歷史大戲」的種種內幕,有助於更好了解美國政治背後的秘密。

「水門事件」因事發水門大廈而得名。水門大廈曾因權貴較多而成為美國政治權勢的象徵,同時也是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總部所在地。

1972年6月17日深夜,5名正在民主黨總部安裝竊聽設備的嫌犯被抓。警察發現其中一人是尼克森的安全顧問,並搜出白宮助理的聯繫方式,此案由此牽扯到白宮。

後來,白宮法律顧問在國會聽證會上直指尼克森參與掩蓋真相,並暗示白宮內部存在監聽系統。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打破慣例直接受理該案,判定尼克森必須交出竊聽錄音帶。

尼克森與霍爾德曼在辦公室交談,後者因「水門事件」被判18個月監禁

尼克森的政治生涯至此遭受沉重打擊,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辭職的總統。

美國很多歷史文學、影視作品都會提及「水門事件」,圖為電影《阿甘正傳》劇照

「水門事件」大白於天下,很多人將其歸功於《華盛頓郵報》(以下簡稱「《郵報》」)記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鍥而不捨的「調查」。其實,美國新聞界一開始並沒有對此過多關注,直到1972年10月,美國聯邦調查局副局長馬克·菲爾特作為「深喉」為《郵報》記者提供關鍵線索,這才掀起新聞輿論的軒然大波。

雖然菲爾特對外宣稱自己爆料只是為了「保護每一個美國公民的自由權利」,但美國歷史學家赫爾蘭卻通過對當事人的訪談、政府解密文件和尼克森錄音帶,揭露了菲爾特的真實洩密動機。

原來,聯邦調查局原局長胡佛死後,菲爾特對局長寶座志在必得,卻沒想到尼克森空降了親信格雷。為了打擊格雷的威信,菲爾特祭出「王炸」,把「水門事件」洩了個底朝天。

如果說「水門事件」中有贏家,那麼一定非《郵報》莫屬。經此一役,該報被普遍視為美國媒體的先鋒,甚至有觀點認為,這象徵著美國的新聞媒體能夠左右政治格局,是有效的社會監督工具。

然而,這些觀點誇大了《郵報》的作用,並都忽略了一點:「水門事件」的深層次原因是美國的政黨鬥爭。長期以來,尼克森作為共和黨人的代表人物,受到美國西部權勢集團的扶持,與以東部權勢集團為靠山的民主黨存在諸多矛盾。因此,受東部權勢集團支配的《郵報》自然成了攻擊尼克森的「作戰前鋒」。對此,有人曾經嘲諷地表示:在「水門事件」之後,新聞成了彈藥,記者成了戰士。

而從《郵報》老闆格雷厄姆的個人自傳裡,就能明顯感受到她的政治傾向。尼克森連任後,原本計劃讓匹茲堡右翼富豪斯凱夫買下整個《郵報》,格雷厄姆在自傳中寫道:當時感覺就像「一個士兵被端著刺刀的敵人窮追不捨」。而伴隨著其他媒體跟進《郵報》文章並最終導致尼克森辭職,格雷厄姆又表示:「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內心的喜悅和解脫」。

事實上,尼克森也不認為自己是被媒體和記者打敗的。他認為,「水門事件」只是一個因自己「悲劇性錯誤」被政治對手利用而導致的「聯合仇殺」,媒體不過是被政敵們利用的小角色罷了。

主要參考文獻:

[1]陳開和.「『水門事件』:權力、名利與真相」[J].世界知識,2012(08):60~61.

[2] 王晉超.「從『水門事件』報導看美國權力對新聞媒體的操控 」[J].西部學刊(新聞與傳播) ,2016(08):62~63.

[3] 魏道培.「『深喉』與水門事件背後的媒體神話」[J].檢察風雲,2005(07):30~32.

相關焦點

  • 弗林之火延燒川普,心腹閃辭或成新「水門事件」 ︱郎鹹平獨家解讀
    本周國內沒有什麼重大事件,國際上兩個重大事件爆發,都發生在同一天 2月13號。先看第一個事件,2月13號 金正男遭刺殺。那麼到我講話的現在,刺殺的策劃者是誰?以什麼形式做的刺殺?目前還不清楚,馬來西亞警方還在做進一步的調查,所以可以說這是一個羅生門。
  • 川普深陷「水門事件」,一盤秘密錄音帶被曝光!
    尼克森。法新社的一篇文章,就這樣描述:「一些政治評論員把這次通話,比作導致尼克森總統倒臺的水門事件錄音帶。」畢竟,川普在電話裡各種暗示威脅,甚至公開提到,我就想拿到11780票,有整有零,再笨的美國人,應該都能聽出弦外之音。弄得不好,這可能是觸犯法律的啊!
  • 水門事件與「錄音事件」
    1972年6月17日晚上,位於華盛頓特區潑拖馬克河畔的水門大廈美國民主黨總部辦公室,保安人員抓獲了5名戴著醫用外科手套、打著手電筒到處亂照的形跡可疑男子
  • 「水門事件」重演?美媒曝光秘密通話,川普的黑幕被掀出來了
    對此,曾經調查「水門事件」的記者卡爾·伯恩斯坦(Karl Bernstein)警告稱,這一事件比「水門事件」還要嚴重,錄音證明川普想要非法破壞大選結果,在以往,這意味著彈劾和被要求下臺。這一次事件同時引發民主黨人的關注,美國當選副總統哈裡斯已經發話,指出通話錄音的曝光,證實川普正在濫用職權。
  • 一小時電話錄音曝光「絕望之舉「,比水門事件還嚴重?
    但民主黨這邊已經準備在這次事件上大做文章。當選副總統哈裡斯形容這是川普絕望的聲音,是美國總統厚顏無恥地、大膽地濫用權力。 揭發水門事件導致尼克森總統辭職的記者之一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今天表示,川普錄音被洩漏,要求推翻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是比水門事件還嚴重的多的事情
  • 關注 地溝油事件,臺灣5局長下臺
    臺灣餿水油事件第一波問責來襲。
  • 【熱點】地溝油事件,臺灣5局長下臺
    臺灣餿水油事件第一波問責來襲。屏東縣長曹啟鴻率政府團隊召開記者會,向公眾鞠躬道歉,並宣布縣府5局長將在完成相關工作後,自11月起下臺負責。這是餿水油事件後,屏東縣長首次面向公眾道歉,在此之前,輿論批評他「龜縮」的聲音很強大。記者會前,他只在博客上表示過「勇敢承擔」「絕不迴避責任」。
  • 尼克森發問:日本何時把臺灣踢出去?
    當年的美國總統尼克森詢問隨行官員,日本還要多久才能把臺灣踢出去? 根據1972年8月30日的解密備忘錄,美國總統尼克森、國務卿羅吉斯、國安顧問基辛格、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葛林等官員赴夏威夷途中,大談日本將與中國建交。
  • 和你想像中的不一樣!
    同時,美國新聞界也知道,只有將不帶偏見的新聞事件全面完整地告訴人們,才是吸引讀者的長久之道。由此而形成了,美國新聞界最重要的客觀報導的傳統;當然,這僅是指一般情況而言。我們不會忘記,當年記者揭發水門事件,導致了尼克森總統的辭職;後來柯林頓的性醜聞,轟動世界……美國是個高度商業化的社會,怎樣吸引民眾?「揭露醜聞」,常常會產生轟動效應,才能獲取更大的利潤。
  • 曼谷水門 又將成為回憶…
    泰國媒體近日轉引曼谷市政府消息稱,曼谷著名的市場之一水門市場即將關閉,或許這將令眾多到訪泰國的遊客感到遺憾。
  • 曼谷「水門市場」將關停 遊客:遺憾!
    原標題:泰國曼谷將關停「水門市場」泰國媒體近日轉引曼谷市政府消息稱,曼谷著名的市場之一水門市場即將關閉,或許這將令眾多到訪泰國的遊客感到遺憾。泰國《民意報》網絡版3日報導稱,曼谷市政府計劃在近期清理街頭約1500間店鋪,這些店鋪有的佔據了人行道,有的甚至堵塞了機動車道,加之水門市場位於曼谷市中心,往往在上下班高峰時期造成周邊多條主幹道嚴重擁堵,影響了民眾正常生活,不利於曼谷塑造國際大都市的良好形象。
  • 最高禮遇,「過水門」!阜陽6人!
    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舉行「過水門」儀式為醫護人員接風洗塵飛機過水門是民航對來賓的最高禮遇,意欲遠道而來,洗去風塵。據機場工作人員介紹,「過水門」儀式因兩輛或兩輛以上的消防車在飛機兩側噴射水霧時,會出現一個「水門」狀的效果而得名。
  • 更黑暗時刻到來,美國疾控中心敲響警鐘:未來三周可能會死9萬人
    美國國會騷亂引發的後續事件還在持續發酵,總統就職儀式在即,所有人都為華盛頓特區的緊張局勢捏一把汗,在這種特殊時期,美國又傳出了和新冠疫情相關的糟糕消息,美國疾控中心敲響警鐘,悲觀預測在之後3周的時間裡,全美還會新增9萬新冠死亡患者。
  • 因放歌不夠爆炸,被請下臺的DJ大神們
    在此事件中,很幸運的店方是尊重DJ的,所以Michael Woods順利地放完歌。但事實上,DJ因為各種事情被趕下臺之事時有所聞,有時是店家的問題,有時則是因為 DJ自身。「Do androids dance」網站近日發布了一篇文章,點名曾被請下臺的知名 DJ。小編將該文內容整理節譯,並添加消息來源與各項資料參考如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大DJ們為什麼遭此厄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