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廣播電視臺大型紀錄片《長江之戀》來到攀取景拍攝!

2021-02-21 FM885攀枝花綜合廣播

兩江水、一城人

金沙江、雅礱江靜靜的穿城而過

王東/攝影

養育著攀枝花一代又一代的人

見證了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

也吸引著大家來到攀枝花

5月17日,上海廣播電視臺大型紀錄片《長江之戀》攝製組來到攀枝花實地取景拍攝。

《長江之戀》紀錄片以長江作為中華經濟命脈「黃金水道」的歷史地理位置為切入點,從上海出發,沿長江一路向西溯源,以遊學的形式重走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黃金水道,尋訪長江流域的歷史印記,感受沿途文化風俗,反映長江沿線社會、經濟、人文、生態等發展面貌。

此次上海廣播電視臺來到攀枝花,重點拍攝長江上遊生態環境建設,攝製組將走訪金沙江與雅礱江的交匯處,四川省長江造林局攀枝花分局米易森林管護站黑谷田管護隊、攀枝花火車站等地,採取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我市生態環境建設和地理人文特色。

拍攝中,攝製組重點採訪了米易森林管護站黑谷田管護隊,用他們的故事,生動反映攀枝花近年來金沙江雅礱江生態環境建設方面設取得的成就。

「攀枝花生態綠色發展讓人們有目共睹,她已然成為長江上遊一個天然保護林的縮影。」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長江之戀》第二集分集導演董玲俐說,2019年是天保計劃實施第21年,攀枝花地處長江上遊,綠色發展讓這座城市不斷煥發活力,自然資源和氣候條件,讓這座城市宜居舒適。如今,這裡已成為令人嚮往的全國知名果蔬產地,令人嚮往。

攀枝花是長江護林的突出典型,不管是炎熱還是下雨,都有這麼一群人都在認真保護這一片山林。同時,一座座山林又在守護攀枝花。

王東/攝影

近年來,攀枝花堅持綠色生態發展理念,大力開展生態環境保護,人居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藍天白雲、陽光康養已經成為城市的響亮名片。

據了解,六集紀錄片《長江之戀》是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2019年實施的重點項目,由上海廣播電視臺拍攝的該紀錄片於四月中旬啟動拍攝,七月下旬製作完成,計劃八月中旬左右在東方衛視黃金時段播出。

相關焦點

  • 簡訊 | 北京電視臺和日本NHK電視臺在我縣取景拍攝紀錄片《守望者第四季——雲端上的部落》
    10月13日至17日,北京電視臺和日本NHK電視臺在我縣取景拍攝紀錄片《守望者第四季——雲端上的部落》。      紀錄片《守望者第四季——雲端上的部落》由北京電視臺和日本nhk電視臺聯合拍攝,採用4k超高清拍攝,攝製組先後深入文縣天池鎮、鐵樓藏族鄉入貢山村、石雞壩鎮薛堡寨村取景拍攝。
  • 中央廣播電視臺CCTV-1欄目組到康縣王壩鎮拍攝
    10月20日,中央廣播電視臺綜合頻道《動物世界》、《秘境之眼》、《人與自然》製片人王採芹帶領中央廣播電視臺CCTV-1欄目組到康縣王壩鎮取景拍攝,從王壩鎮的綠水青山、美麗鄉村、鄉村旅遊、民俗文化、脫貧攻堅及精神風貌獨特視角進行了拍攝。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宇星陪同拍攝。
  • 央視與BBC深度合作紀錄片:《美麗中國》全六集
    這是一部表現中國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觀的大型高清系列電視紀錄片,也是中國媒體與國際著名傳媒集團BBC的首次深度合作。本片包括六集,從中國的標誌長城開始,到中華文化發源地黃河流域,極寒的珠穆朗瑪峰,酷熱的西雙版納雨林,中國第一大內陸河長江以及蜿蜒曲折的1.8萬公里海岸線。
  • 今晚21:30播出紀錄片《大上海》第一集:上海的開埠
    、上海解放70周年的重大文藝作品,由上海市委宣傳部出品指導,上海廣播電視臺製作的8集大型紀錄片《大上海》將於今日起至11月4日每晚21:30播出。今日播出第一集《上海的開埠》。《大上海》第一集預告片上海是當今中國的第一大城市,她不是東方紐約、亦不是東方巴黎,這座城市有著獨特的城市氣質,她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上海,就是上海。
  • 【青·關注】大型電視紀錄片《七三一》預告片發布儀式 在哈爾濱少年宮舉行
    9:30發布儀式正式開始,50餘名少先隊員組成的愛國主義宣講團為大家帶來了愛國主義教育宣講《七三一歷史真相揭秘》。宣講分為:惡魔誕生、世界上最大的細菌戰軍事基地、人間極罪、把秘密帶到墳墓、謝罪與不戰和平之碑等五個單元,最後集體朗誦《少年中國說》作為結束。
  • 中國駐歐盟使團與法國電視臺合拍的紀錄片《啟程:中國安徽》面向全球43國播出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前夕,中國駐歐盟使團與法國電視全球五臺(TV5MONDE)合拍的《啟程:中國安徽》人文紀錄片在全球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韓國KBS電視臺合作
    今年是中韓文化交流年,為落實中韓兩國元首共識,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韓國放送公社(KBS)2月22日以視頻方式籤署合作協議。
  • 《大陸尋奇》攝製組在閬中完成電視專題片拍攝
    據了解,《大陸尋奇》是臺灣地區錄製的一檔以祖國大陸各地有特色的風景名勝、文物古蹟和民俗風情為主要內容的電視專題紀錄片,該攝製組今日在我司導遊的帶領下先後去到張飛廟、文廟、貢院、中天樓以及王皮影博物館等地進行專題拍攝。
  • 甘孜大型人文紀錄片《貢嘎》將登錄央視啦...
    由我州和中央電視臺北京三多堂傳媒聯合攝製的紀錄片《貢嘎》,預計將於2017年12月中旬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中央電視臺一套、四套陸續播出。精彩搶先看據主創人員介紹,紀錄片《貢嘎》分為三集,通過遼闊壯美的高地、外來者、原住民等鮮活的自然和生命奇觀,講述蜀山之王——貢嘎山的「今生前世」,和它驚心動魄的美麗。
  • 駐馬達加斯加使館為《中國醫療隊在馬達加斯加》紀錄片拍攝成功舉辦慶祝招待會
    9月7日,駐馬達加斯加使館舉辦招待會,慶祝《中國醫療隊在馬達加斯加》紀錄片拍攝成功。
  • 【金州快訊】金州律師孫表華參與央視《中國反家暴紀事》紀錄片拍攝
    中國第一部以反對家庭暴力為內容的大型人文紀錄片——《中國反家暴紀事》於2014年9月12日~9月19日晚CCTV12社會與法頻道播出。 2005年以來,孫表華律師一直在長沙市婦聯值班接訪,接待貧困婦女兒童超過千餘次,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免費諮詢,代理援助訴訟案件近三十件。
  • 紀錄片《英雄兒女》受歡迎
    點擊標題下「伊犁廣播電視臺」關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6集電視紀錄片《英雄兒女》,10
  • 「長江宜賓段決口了」?別編了,視頻裡日文招牌露餡了
    第一,視頻拍攝的可能根本就不是長江。視頻中江面僅約百米,而長江宜賓段雖靠近長江上遊,但江面寬度可不小,以當地在建的臨港長江大橋為例,其全長1738米,主跨就達522米。第二,視頻中還錄下了不少圍觀群眾的現場對話聲音,但從他們講的並非普通話或四川方言;第三,在視頻1分23秒處,一張紅底白字的日文招牌一閃而過。綜上,這段視頻的拍攝點較大可能不是國內。
  • 遼臺作品《大山裡的「摩託書記」》奪得上海廣播節金獎
    緊扣「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這一重大時代主題,第十五屆「東方暢想」廣播創新大賽頒獎盛典10月28日在上海舉行,由遼寧廣播電視集團(臺)廣播新聞部採寫的廣播專題《大山裡的「摩託書記」》奪得金獎。大賽自今年7月開始啟動作品徵集,共收到來自全國各省區市的405件參賽作品,包括「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和香港地區送評的作品。
  • 哈爾濱廣播電視臺公告
    哈爾濱廣播電視臺公    告      近期我市一些傳媒公司、培訓機構等第三方主體假借哈爾濱廣播電視臺、哈爾濱廣播電視臺所屬頻率頻道或欄目組的名義,非法從事小記者培訓、少兒才藝表演、藝考培訓等營利性活動,並在各幼兒園、中小學以及各類社交媒體大肆進行宣傳,造成了極壞的社會影響。
  • 潮平兩岸闊 長江洪峰對上海無影響
    圖說:吳淞口水文站監測水位高度正常 新民晚報記者 陶磊 攝(下同0圖說:水位計監測水位高度新民晚報訊(記者 羅水元)長江洪峰對上海有影響嗎?沒有,感覺不到!今年的超長梅雨季引人關注,尤其是外地一些省市出現洪澇災害,長江洪峰向東奔洩後,有的人甚至擔心:長江洪峰今天經過上海段時,上海會不會成為「海上」?上海會否受長江洪峰影響?今日9:10,記者來到黃浦江與長江交匯處的吳淞口水文站時,站裡兩臺水位計顯示的水位均為2.74米。「長江洪峰?上海這裡感覺不到的,我們感覺到的是:潮平兩岸闊。」
  • 【重磅】美到窒息的紀錄片《第三極》要播出啦
    國內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大型涉藏電視紀錄片《第三極》將於2015年3月25日至30日每天19:10,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首播。青藏高原被稱為地球上的「第三極」,相比南極、北極,它是唯一有著人類豐富生存活動的極地地帶。全片借「第三極」這個地理概念,重在講述青藏高原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故事。全片近40個故事,以自然為背景,以人類活動為中心,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展現青藏高原上的生命之美和人們的祥和生活,反映藏族傳統文化得到繼承、傳統生活方式得到延續、以及自然環境得到保護等情況。
  • 【樓蘭新聞網、FM1077最新活動公告】相約七夕傾城之戀,交通廣播與你有約
  • 《長江》:噓!關於長江、關於三峽大壩的問題.
    」,即可觀看影片↓↓↓長江大江有大患,君不見,98年洪水之災難。如何治水?「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備受爭議的三峽大壩建成。因為它的弊端,下遊洄遊魚類與長江特有魚類受到影響,部分生物將面臨瀕危、滅絕;突發地質災害增多;微地震明顯增加;大壩使水位上升,淹沒了大量的文化古蹟和縣鎮村落,致使一百多萬人移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一搜黃萬裡先生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