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回看北漂的那段時間,其中也是苦樂參半。95-97年,當時住在地下室沒什麼戲拍的他,反而更快樂。「 那時候年輕嘛,什麼都不怕,偶爾拍到一個戲接了一個活兒,掙點兒錢和大家一起吃飯,在家裡做飯喝點小酒,聊聊藝術,聊聊電影兒,租房到期的時候會偶爾和他們幾個彼此借住一段時間。那個時候雖然苦,但比較快樂 」。
曹衛宇口中的他們,便是大家熟知的,也是他本人不是很喜歡的那個名字「中戲四少」,
既 陳建斌、王學兵、李亞鵬、曹衛宇。善良、直率、坦誠的曹衛宇表示 「 「中戲四少」、「京城四少」,還有叫我們「新疆四少」的,我覺得挺難聽的,像一幫紈絝子弟。我們來自新疆,有著新疆人的真誠與厚道。我們既是同鄉,又是同窗,既互相合作,又都有各自生活的軌跡,這麼多年來我也一直還是當年的我,我們幾個一直相互扶助,挺難得的 」。
PART.2
四十惑&不惑
上大學的時候就覺得四十歲好老啊,
但是現在我已經四十六了。
許多人年輕時總希望自己可以成熟一些,變老一些,上了年紀以後反而愛感慨與回憶自己年輕時的樣子,特別是到了奔五張的歲數。而曹衛宇不太一樣,年輕時的他從未幻想過自己四十歲以後會擁有什麼,他害怕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待真正抵達時,卻發現那是令人失望的一地雞毛。
在大部分採訪時間裡,他看上去都是個不念過往、永遠往前走的人,直到聊起20歲時的快樂,仿佛磁場發生了變化,他身體前傾,下巴抬起,滔滔不絕,像一個興致索然的人突然被什麼激活了。他認為現在所有的指標,無論身體還是心理還是智商、情商,都比當年二十歲的時候要好。「 那會兒就是快樂,窮開心,你說懷不懷念?懷念。想不想回去?不想。為什麼?因為青春只有在回望的時候才是好的,那種彷徨又美好的不確定,只屬於那個年紀的勇氣與無畏 」。
做演員,沒有秘訣,就是天道酬勤,不能懈怠。每個年齡都有每個年齡的困境,只有時間才能帶來答案。希望我能在時間裡安然無恙,雖然那是一件無比困難的事情。
這樣的心態要得益於曹衛宇平時的自律,跑步、打高爾夫使得現在的他對於生活更添了些從容與淡定,與新疆人外放的性格不同,曹衛宇則略顯內斂。「 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和一個能夠讓自己安身立命的職業,還要求什麼呢?所以我的心態越來越好,但困惑一直都有,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這個社會對世界對人生,你的看法和理解也是在不斷的改變的,這導致我還是有很多困惑,因為還在探索自己最終想要的,某些方面的困惑消除了,新的思考又產生了,在不停的變化和更迭當中。所以有困惑很好啊,有困惑才能讓你去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