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必備的清潔工具,
一定有掃帚和拖把!
小工具為家庭整潔做出了大貢獻,
其實
只要一個不留神
清理小能手就會變成傷人的利器
比如,割斷手筋,致手重傷.
讓我們來看看下面的案例
今年大年初二,本溪的王先生在家裡用新買的掃帚打掃衛生,可活兒剛乾沒一會,掃帚頭就掉了,就在王先生打算把掃帚頭安上時,一使勁,王先生的右手立馬就被掃帚刮破了。
隨後,經醫生診斷,這一刮可不輕,造成王先生右手食指關節骨折,外加手筋斷裂!
2016年8月,湖北十堰市的宋女士在家打掃衛生,拖把被床腳卡住了,她使勁一拽,拖把尾部塑料頭脫落,露出邊緣鋒利的不鏽鋼管,徑直戳在了宋女士的手腕上。
宋女士手腕上的傷口長達7、8釐米,縫了20多針。
2015年6月,湖南長沙的一個2歲寶寶在家玩耍時,用手掌拔掃帚頭,手掌搓出了一圈深深的血痕。
最終導致肌腱斷裂,關節囊破壞,右手需石膏固定3周,之後還需做功能鍛鍊。
王先生說,當時沒想到掃帚把尾部鋼管會如此鋒利。他希望通過這件事兒,給大伙兒提個醒。
醫師表示,像王先生這種被家用清潔工具弄傷的情況較常見。大多數受傷患者都是在工作時,沒有做好手部保護措施,尤其是不注意安全細節所致。
記者在某購物網站上查詢發現——在售的掃帚、拖把大約有上百種。
拖把的杆子基本上都是不鏽鋼和金屬材質,杆子的頂端配有直接套在鋼管上的塑料頭,都沒有使用螺絲等固定。
而且,包裝上也沒有對塑料頭和鋼管的安全作出提示。
很多人表示,自己選掃帚、拖把主要看重是否耐用。雖然一些掃帚、拖把的包裝上寫有類似「小心被夾具所傷」的提示字樣,還有對膠棉的衛生和使用保養的提示,但就是沒有對塑料頭和鋼管的安全作出提示。
據了解,多數掃帚、拖把執行的都是企業標準。以一款拖把執行的QB/T4318-2012《膠棉拖把》企業標準為例,對拖把的外觀有明確要求——
金屬件邊緣應光滑無毛刺,杆件順直,不應有劃傷、凹坑。
根據金屬杆的材質不同,對拖把杆的管壁厚度和外徑也進行了明確的要求,不鏽鋼複合管的管壁厚度不能低於0.5毫米。
隱藏在塑料頭之下的鋼管口能不能算是外觀,並不好說,同時,這項企業標準也只是推薦性標準。
目前,掃帚、拖把並沒有對應的國家標準,對於掃帚、拖把頂端塑料頭的固定情況和鋼管的安全性能更加無從談起。
醫師提醒大家,家務勞動中,最好是戴上手套保護手部,使用工具要量力而行。
如果在家裡發生受傷出血情況,最好不要用雲南白藥或是撲熱息痛來處理傷口,更不要用面巾紙、衛生紙包紮傷口。因為雲南白藥、撲熱息痛等的碎屑粘到傷口時,會形成一個堅固的硬甲,到醫院後不好處理,同時還會增加重患者的疼痛感,更有甚者會加重患者的外傷傷情。
醫生建議,受傷後可先用較乾淨的布或紗布包紮傷口,然後儘快到醫院處理。
綜合來源:人民日報、長春晚報、新北方、新華社
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陶玥(實習)
猜你喜歡
●一貨車衝入前方等待車隊,連撞數車,1死5傷!昆楚高速連發3起交通事故!
●昆明人刷手機坐公交車的日子真的來了!本月就將實現……
●七小時|雲南文山法院開庭時脫逃被告人被抓!
●東協森林小區業主和物管發生衝突 多人持刀相向!什麼仇什麼怨?
●狂躁!太狂躁!一群男女這樣過潑水節,驚動警察……
●頭水菌駕到,太貴,看看就好!吃貨們切記:科學吃菌,預防中毒!
●昆馬拉開帷幕,15000名選手激情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