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材料一周縱覽019期
20151211—20151217
本期觀點: 「宙斯之盾」——毫米級防暴薄膜;「排好隊形」的減反射膜;新型高分子太陽能元器件;「五年磨一劍」—鈣鈦礦提高矽太陽能電池效率。
1、新「宙斯之盾」——毫米級防暴薄膜
Company Says Millimeters-Thin Film Could Save Lives in Terror Attack
厚度僅為幾毫米的薄膜能否應對突發的暴力事件?對於此問題,來自美國拉巴馬州的一家公司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在本周三(2015.12.16),該公司的產品通過了一項破壞性試驗,結果顯示,覆蓋該薄膜的玻璃能夠抵抗手槍以及其他自動化武器的若干次射擊。並且,其能夠抵抗專業測試人員使用錘子、棒球棒等工具若干分鐘的持續重擊。雖然該薄膜並未達到真正的防彈標準,但是這種薄膜極其輕便,並且它能夠保證在突發的暴力事件中工作人員或是無辜群眾能夠有一段時間做出反應——逃跑躲藏甚至搏鬥。
該產品目前受到了美國多個州中小學以及安全部門的關注。
2、「排好隊形」的減反射膜
Nanostructured Thin Films Boost Optoelectronics' Efficiency
近日,來自伊利諾大學及瑪薩諸塞大學羅威爾分校的研究人員製備了一種具有規則納米結構的減反射膜,這種薄膜一方面可以提高光線的透過率,另一方面還會為下層膜結構提供電子的輸送通道。這使該薄膜在LED燈、太陽能光伏器件以及感光探測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應用前景。
據報導,這種薄膜是通過該研究團隊自主研製的金屬輔助化學刻蝕技術(metal-assisted chemical etching,MacEtch)進行製備的。研究人員應用該技術在半導體器件上沉積了一層規則排布的納米金屬柱。結果顯示,這種結構的薄膜透光率約為90%,並且該薄膜也為膜層提供了額外的導電通道。
相關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論文連結: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505111/full
3、新型高分子太陽能元器件
New plastic solar cell minimizes loss of photon energy
眾所周知,矽材料以及一些無機非金屬材料一直是光電轉化領域的寵兒,不過近日來自日本理化中心以及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製備了一種高分子薄膜太陽能元器件,這種薄膜在光電轉化過程中的能量損失可以達到和矽一樣小。
研究人員介紹,在該項工作中氧原子對膜層的質量影響巨大,利用這種新薄膜材料可以克服光電轉化過程中的很多關鍵性障礙。
相關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論文地址:
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5/151202/ncomms10085/full/ncomms10085.html
4、「五年磨一劍」—鈣鈦礦提高矽太陽能電池效率
Perovskite boosts silicon solar cell efficiency
來自英國的一家公司近日宣稱他們通過在矽太陽能電池中加入一層鈣鈦礦膜,使得底層的矽太陽能電池效率提高了20%。
該項研究歷時五年時間,矽電池效率提高幅度從原來的4%發展到如今的20%,對於此,該項技術的首席研究員Chris Case興奮地說:「我們現在要大聲告訴那些矽太陽能領域的從業者們,告訴他們,我們研製成功了一種新技術,一種可以使你們的產品質量更好、效率更高、更賺錢的技術。」
本期薄膜周報由材料人網thunder17整理編輯。
材料人材料領域新媒體
www.cailiaoren.com
微信號:icailiao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