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北京的澳洲駐華大使館。
《澳洲人報》報導稱,澳洲駐中國大使館兩名外交官將成為裁撤的對象。
外交和貿易部也將削減澳洲駐巴布亞紐幾內亞高級專員公署的兩名外交官,以及駐印度尼西亞、日本、伊拉克、菲律賓和墨西哥5國大使館的6名外交官。
這些被削減的駐國外的外交官崗位,都是最繁忙的,因此這一計劃被抨擊為挫傷這個國家的外交「肌肉」。
莫裡森(Scott Morrison)政府在剛宣布未來20年將在國防上投資2700億澳元,以應對一個「更貧窮、更危險和更缺乏秩序」 的世界之後僅幾周,將要砍掉10名駐海外的外交官和50名外交部在坎培拉的官員。
澳洲外交事務學會(Australi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會長金格爾( Allan Gyngell )說,歷屆政府都未能給外交和貿易部適當的資源,威脅到澳洲的外交能力。
他說,第二波削減外交部官員,是在最糟糕的時候對駐本地區關鍵的外交崗位一個打擊。
金格爾教授說:「我們失掉的不僅是脂肪,也失去了在關鍵的印-太地區肌肉。」
「而且正如政府所描述的那樣,在這個'更具競爭性和爭議性的世界'中,澳洲亞需要外交和軍事力量來幫助增進我們的利益並塑造該地區。
工黨外交事務發言人黃英賢批評聯邦政府裁減外交部職員的計劃,她告訴《澳洲人報》:「當我們切斷與中國就人權方面的溝通,將會傳達出一個怎樣的信息?」
「我們再次看到,莫裡森在我們地區僅是空談,沒有提供任何實質性的東西。」
外交和貿易部發言人則辯稱:「裁撤這些職位不會改變本部門致力於實現政府外交政策,貿易和發展議程的承諾。」
「參與人權事務是我們所有雙邊關係結構的核心部分。」
自由黨議員和前外交官夏爾馬(Dave Sharma)上個月對澳洲削減外交預算發出了警告,聲稱澳洲需要「外交上的升級以配合我們的軍事上的升級」。
他將外交部門經費遭削減,歸咎於他所說的外交與貿易部未能「向政治階層兜售其價值,未能在內閣中培養擁護者或為政府的挑戰提供解決方案」。
前澳洲駐泰國大使懷斯(James Wise)上周在亞洲連線(AsiaLink)上發表文章說,數十年來資金不足使外交和貿易部T受到嚴重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