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
自川普就任總統後,Uniqlo、Levi’s、Crocs、Ralph Lauren、Calvin Klein 和 Tommy Hilfiger 等家喻戶曉的製鞋、服裝品牌商,都已將生產基地從大陸撤出,轉移到越南、孟加拉、印尼和柬埔寨等地。
配圖與本文無關
報導指出,其實在貿易戰開始之前,由於中國人力成本上升,加上中國積極推動製造業轉型,以擺脫價廉質低的形象,追求低成本的鞋業、成衣業者就已開始前往其他成本更低的國家設廠。但毋庸置疑的是,川普的關稅政策加了一把火。
不少業者設定越南為遷移首選,特別是製鞋品牌。
報導分析,主要原因包括:
越南與多個終端消費市場籤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包含歐盟 28 個成員國、澳洲、加拿大、日本、墨西哥、紐西蘭和新加坡;勞工技術純熟;薪資水準約每月 216 美元,不到中國一半;基礎設施良好,以及受惠政府補貼,電價仍相對便宜。
另外,報導也指出,除了越南之外,不少廠商選擇將生產基地轉移到技術勞力佳的孟加拉、工廠現代化的印尼或者柬埔寨。
《華爾街日報》8 月 22 日報導,據美國成衣及鞋類協會(American Apparel & Footwear Association,AAFA)稱,美國約 40% 服飾和 70% 鞋類是在中國生產。
自中國於 2001 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美國零售商越來越依賴「中國製造」,主因為勞動力和生產成本相對低廉。
美國成衣零售產業利潤微薄,瑞銀(UBS)追蹤的 15 家上市服裝、鞋類和配飾零售商中,平均毛利率僅不到 3%。瑞銀表示,15 家公司的合計銷售額為 420 億美元,店面數超過 12,000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