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進入智慧型手機時代以來,手機的體驗、可用性都在不斷提升,但有一個功能一直得不到重視,它就是無線數據傳輸。還記得十年前,我在使用諾基亞塞班系統的手機,那時候由於網絡資源不多,而且流量少,作為學生的我根本用不起流量,所以無線數據傳輸對我乃至所有手機用戶來說都非常重要。但礙於當時的硬體水平,傳輸一個3MB的文件都要等好久...好久...十年之後,塞班系統早已被Android代替,但無線數據傳輸的尷尬卻依舊,不變的是傳輸方式的不便,改變的只有硬體上的提升。不是谷歌做不好,而是絲毫不放在心上。你可能會說,傳文件用微信不就好了,糾結那麼多幹嘛。我可不這麼想,本應是系統應該提供的服務,為何要依靠第三方應用呢?不覺得很無賴?
與Android陣營的不重視不同,早在發布於2013年的iOS7,蘋果就對無線傳輸方式進行了改革,推出了Airdrop功能。從字面上來理解,Airdrop可以理解為「空投」,突出的是無線。其原理與快牙、茄子快傳等無線傳輸軟體一樣,以WiFi為載體進行傳輸。不過Airdrop可以在iOS、Mac系統之間互傳,適用範圍更廣。Airdrop傳輸之前系統會先進行藍牙配對,所以使用的時候必須要同時打開WiFi和藍牙功能。(PS:iOS11默認一直開啟藍牙和WiFi)
Airdrop是iOS系統的重要功能之一,不會用它真的是白白浪費了你的iPhone。今天POPPUR就來跟大家科普一下Airdrop的用法,大家趕緊用小本本記下吧。
利用AirDrop,你可以通過無線方式將照片、視頻、網站、位置等發送到附近的iPhone、iPad、iPod touch或Mac。
在相冊中選擇想要分享的照片,然後點擊左下角的「分享」選項(如下圖),之後Airdrop會顯示附近的可傳輸iOS、Mac設備,選定接收者的頭像即可開始傳輸。
iPhone6s等具備3D Touch的設備,主頁中重按App圖標,即可彈出Airdrop分享選項。其餘設備只能在App Store中分享。(分享的只是App Store的連結,並非整個App)
Airdrop接收不了的原因可能有兩個,要麼沒有同時開啟藍牙和WiFi功能,要麼Airdrop選項選擇了「接收關閉」或者選擇了「僅聯繫人」而對方非你的聯繫人。前者開啟藍牙WiFi即可,後者建議直接選擇「所有人」。
在Mac電腦上
從Finder的菜單欄中選取「前往」>「AirDrop」。一個AirDrop窗口隨即打開。如果藍牙或WiFi已關閉,你將看到一個用於將其開啟的按鈕。當藍牙和Wi-Fi處於開啟狀態時,AirDrop會自動開啟。
要接收來自所有人的文件(而非只接收來自「通訊錄」應用中聯繫人的文件),你可以使用 AirDrop 窗口底部的「允許這些人發現我」設置。
在iOS設備上:
打開「控制中心」。
輕點「AirDrop」,然後選取是接收來自所有人的項目,還是只接收來自「通訊錄」應用中聯繫人的項目
發送項目
從Finder的菜單欄中選取「前往」>「AirDrop」。或者在Finder窗口的邊欄中選擇「AirDrop」。
AirDrop窗口隨即會顯示附近的AirDrop用戶。將一個或多個項目拖到該窗口中的接收者圖像上,然後點按「發送」。
接收項目
如果接收者已登錄到你的iCloud帳戶,那麼你正在發送的項目會被自動接受並存儲。否則,系統會先要求接收者接受項目,然後再將該項目存儲到接收者的設備中。
在Mac上,項目會存儲到「下載」文件夾中。
在iOS設備上,項目會出現在相應的應用中。例如,照片會出現在「照片」應用中,網站則會出現在 Safari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