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林
如果人民幣成了「印尼盾」?
——峇里島紀行之三
去峇里島最爽的是一下飛機一換錢,你登時就會變成百萬、甚至千萬「富翁」。
出國時,誰兜裡也會揣點人民幣,只要你用500元人民幣,即可兌換到100萬的「印尼盾」。孤陋寡聞的我,此刻捏著這一把後面一眼數不清「0」的鈔票,心裡很爽!
印尼主要的貨幣為Rupiah(盧比),又稱印尼盾。按照最近一個時期的匯率,1元人民幣約可兌換到2000多盧比。所以用500元人民幣就讓你當了回百萬「富翁」。人剛從幾萬米的高空降下來,還沒來得及適應「人間」,很容易落入瞬間擺脫貧困的「黃粱美夢」。
當旅遊包車停在一個超市前,眾人進入購物時,人們從「夢」裡走出,開始清醒。琳琅滿目商品的標價幾乎都要成千上萬「盾」,看不到後面少於3個「0」的商品。比如一瓶當地產的啤酒,就要3萬盾。我們只是買了點水、啤酒、酸奶等物,一結帳付掉了48萬盾。百萬「富翁」的身價頓時打了個「對摺」。
回國後才知道,印尼盾的紙幣有7種:10萬、5萬、2萬、1萬、5千、2千、1千。初次接觸「盾」,很容易數不清後面的「0」。一位親戚在「攤上」買了一頂3萬盾的遮陽帽,抽了6張5萬盾付款,「小販」高興地「笑納」了。幸虧發現及時,才挽回了一次幾十萬「盾」的「經濟損失」。
感覺印尼錢與人民幣相較真不「值錢」,但峇里島的物價還算公道。或許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人把那裡作為結婚和度蜜月的三個首選地之一的原因吧[注]。實際上,咱中國人在紙幣面值上玩得比人家「狠」。1948年8月19日,南京政府為應付無法彌補的巨額財政赤字,發行金圓券。強行要求全國人民將自己持有的法幣、美元、黃金、白銀全部兌換為金圓券,而後又大肆濫發金圓券,半年內讓其貶值到65000分之一。那時一張紙幣的面值就有500萬,虧得是用中文大寫數字標註面值,否則後面的「0」更是「我家的表叔——數不清」!
人民幣堅挺點,咱中國人出去也腰板硬。人民幣面值千萬別成了「印尼盾」!
[注]據香港《南華早報》,中國人海外結婚和度蜜月首選的三個地方是:馬爾地夫22%,法國16%,峇里島12%。
閱讀《如果把中藥「賣到」峇里島?——峇里島紀行之二》,請點擊本頁面左下角「閱讀原文」。
=========聯繫我們=========
天之力醫藥(微信號:bjtianzhili)專注於醫藥產品力提升。
回複數字「2」可查看歷史推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