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冬天冰溜子傷人毀物的情況常有發生。12月28日,振安區東方楓景小區14號樓的居民給丹東市消防救援支隊送來感謝信,為啥呢?這就要從前幾天的一次「破冰行動」說起。
該居民樓共7層,冰溜子從7樓樓頂處沿樓體外牆向下延伸,約15米長,直徑約半米寬,居民經過時紛紛繞行。「行走的人非常多,冰溜子隨時會掉下來,如果砸到人可咋辦?」居民張先生說,這處冰溜子是由於個別住戶樓頂太陽能熱水器漏水造成,連3樓和4樓鄰居家的空調外掛機上也形成了「小冰山」,讓人看著提心弔膽。
氣溫驟降,結冰嚴重,社區物業也無法自行處理。「這兩年就沒見過這麼大的冰柱,懸掛在樓頂上看著像瀑布一樣,萬一砸著人後果不堪設想。」該樓住戶鄒女士說。無奈之下,居民們撥打了119,丹東市消防救援支隊臨江后街特勤站一車五人立即趕赴現場。現場指戰員樓上樓下觀察分析結冰狀態後,讓一名消防員設置了警戒帶。
在徵得頂樓居民同意後,消防員決定採用自上而下、分層破拆的方式進行清理。為了不讓敲下的冰塊殃及樓下住戶的窗戶和空調外掛機,消防員身繫繩索懸吊空中,抱著巨大的冰塊儘量扔得遠離樓體。經過近一個小時,從7樓到2樓,冰溜子被徹底清理,樓下圍觀群眾的掌聲和叫好聲此時響成一片。
「沉著冷靜」「膽大心細」「真正把我們群眾的安危時刻放在心中」.在感謝信中,居民們表達了對消防救援指戰員的充分感謝和肯定。
冬季,居民要注意自家的空調室外機、油煙管道及太陽能,防範流水凍成冰溜子,及時清理這些隱患。居民可利用長杆及時將冰溜子打落,以免冰溜越結越大,難以處理。出門時,不僅要注意腳下危險,也應提防頭上的冰溜,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停車時,儘量遠離懸掛著冰溜的建築物,避免被砸傷。
版權說明:除原創內容特別說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二十二條之規定,即"避風港原則",本站所有文章及內容系第三方作者上傳,如有侵權行為請及時聯繫本站客服刪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