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媽祖繞境變武林大會?每年到這裡幾乎都要開打...

2021-02-17 白鷺洲知政
一年一度的大甲媽祖繞境進香活動,於4月7日從臺中大甲鎮瀾宮起駕,因適逢明年「大選」年,吸引了包括蔡英文、韓國瑜、王金平、賴清德等政治大咖前來「拜拜」。除了政壇捲起媽祖參拜熱潮外,民間對媽祖朝拜的熱情也較往年絲毫不減,有黑幫角頭甚至為搶媽祖鑾轎而大打出手,僅7日當晚就一夜打三場,被網友酸稱是「年度大甲格鬥杯」。

大甲媽祖7日晚間10時許起駕繞境後,隨即陸續傳出在臺中沙鹿區鎮南路及大甲區大甲溪橋旁等地發生陣頭鬥毆事件。不少在地民眾將多地鬥毆事件傳上網絡,被網友笑稱「這根本就是年度大甲杯格鬥賽」。


每年大甲媽繞境都會發生搶轎等鬥毆衝突,沒想到今年還沒開始起駕,街頭就因發生行車糾紛,至少10人在大馬路上打起來;而在臺中沙鹿區鎮南路則是兩方陣頭(一種閩南及臺灣地區的民俗技藝,較出名的有宋江陣、八家將、電音三太子等)爆發推擠,所幸旁人拉開才沒有釀成進一步衝突。

而到了晚間11點半左右,大甲溪橋旁又發生鬥毆事件。對此當地警方指出,眾人行經中山路一段附近,因有信徒欲靠近觸摸鑾轎造成推擠衝突,不過現場執勤警察發現後有立即制止、平息糾紛。

媽祖繞境8日進入彰化「一級戰區」民生地下道,此地是以往媽祖繞境的「經典地段」之一。往年大甲媽繞境,行經此地幾乎都會爆發搶轎衝突,宛如「擂臺站」而被當地警方列為重點區域。

回顧過去5年,大甲媽祖經過民生地下道必發生衝突,2017年是近年來唯一沒有在地下道發生搶轎衝突的一年,可能是因為當年遇雨天,施放鞭炮、煙火量也減少,鑾轎因而順利通過地下道。除2017年外,凡經過此「一級戰區」必發生衝突事件,其中2016年更破紀錄塞爆,先是延誤4小時才進入彰化,行經民生地下道出現信號彈、爆發肢體衝突等,整整遲了6小時才抵達彰化南瑤宮。2018年也是各角頭動員百人搶轎,過程叫中罵聲連連、衝突不斷場面火爆。

今年大甲媽祖進彰化,當地警方進駐約300餘警力護航,希望能讓過往的搶轎事件不再重演。而今年大甲媽祖行進也比往年順利。於晚間11時50分許提早1小時到現場,堪稱有史以來最快速通過的一次,10分鐘便快速通過。但在隨後進入的長興街口處,接轎陣頭與民眾發生推擠衝突,現場各方人員髒話互噴、酒瓶滿天飛,淪為多方混戰。甚至有人向空中噴灑胡椒水,殃及不少無辜群眾及兒童。


凌晨12時30分許,《中天新聞》記者陳勝偉因為要拍攝一名昏倒男性民眾,救護車到場要送醫急救畫面,陣頭人員高喊「麥擱拍啦!(閩南語,意為別再拍了)」。隨後,陳勝偉的攝影機被打赤膊、及身穿黑衣的2名男子打落砸爛,頭部遭揮打數拳,最後倒地。警員看到迅速制止,將他送醫院急救,記者眼鏡破裂,小腿挫傷,所幸並無生命危險。

相關焦點

  • 百萬人簇擁媽祖繞境照常舉辦,臺灣民眾瑟瑟發抖
    與此同時,臺灣民間一年一度規模最盛大、動員力最強的宗教活動「大甲媽繞境」即將在3月19日在臺中登場。就在嚴控疫情擴散的關鍵時刻,民眾擔心這場盛會將會成為防疫的破口,引爆臺灣目前還算穩定的疫情。臺中的「大甲媽祖繞境」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每年3月舉行,歷時9天8夜的徒步進香活動,每年都會吸引到上百萬的信徒前來,這樣的人流聚集量,恐怕會增加新冠病毒的傳染風險。
  • 媽祖繞境延期終已定
    臺灣三月「瘋媽祖」。大甲媽祖繞境行程為期9天8夜,行經臺中、彰化、雲林、嘉義4縣市,全程近350公裡,駐駕百餘家大小宮廟,信徒動輒數萬人。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間,媽祖繞境活動要不要照常舉辦,已成近期臺灣疫情攻防大戰。
  • 【媽祖】新港奉天宮百年大醮 繞境祈福活動盛大舉行
    點燃起馬炮  新港奉天宮百年大醮繞境活動於12日盛大起駕,奉天宮遵循古禮向神明焚香祝禱,率先由嘉義縣知名人士張花冠、董事長何達煌、主委謝龍隱等人,共同負責點燃頭號炮,知名人士陳明文、林於玲等也隨即點燃二號炮,八點準時媽祖神轎起駕
  • 聚眾繞境?你們可長點心吧!
    大甲媽祖繞境是臺灣每年3月的最大盛事,九天八夜的徒步繞境進香活動,每年皆吸引境內外上百萬名信徒參與,大規模聚會在新冠肺炎疫情緊張的情況下,讓島內民眾害怕防疫會就此破功
  • 湄洲媽祖徒步繞境板橋區11.5公裡,流動的「嘉年華」
    9月30日,祖廟護駕團護駕湄洲媽祖全天候徒步繞境板橋區。「祖潤板橋」徒步巡遊活動,上午巡安徒步踩街大遊行6公裡,下午5.5公裡。
  • 【媽祖】300年首次 鹿港媽與樸子媽聯合繞境
    感謝您關注中華媽祖!科技視角、人文情懷、大愛精神。我們致力於傳播媽祖精神,促進媽祖文化交流。
  • 【媽祖新聞】大甲媽祖首次駐駕臺北 祈福活動精彩上演
    本次大甲媽祖駐駕臺北將持續到4月底,其間還提供6場媽祖平安宴供信眾訂桌品嘗,並有擲茭大賽、舞臺表演等活動。當晚,臺灣大甲媽祖繞境進香活動在臺中市大甲鎮瀾宮正式啟程。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攝2019年,大甲媽祖首次駐駕臺北。4月7日,大甲媽祖臺北「行宮」南港區玉成新創中心舉辦祈福儀式。
  • 花蓮港天宮力邀北港朝天宮媽祖「雙媽會」 將進行祈福繞境
    華夏經緯網11月17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繼去年邀苗慄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到花蓮縣繞境祈福,花蓮港天宮37年宮慶,今年將邀請北港朝天宮媽祖與港天宮馬祖「雙媽會」,12月11日起一連三天,一同巡安祈福繞境,這也是北港朝天宮媽祖300年來第一次東巡。
  • 「兩岸媽祖緣 連結文化情」——天津五尊媽祖駐駕臺灣大甲鎮瀾宮,花車成為萬眾矚目焦點
    一路護送媽祖從天津來臺的臺灣宮廟人士,從捧著媽祖娘娘上飛機那一刻起就備受旅客的注意,畢竟媽祖林默女士搭飛機也是比較少見的。出關後,媽祖聖像一行在機場大廳引起騷動,場面相當熱烈。       當晚八點,在大甲鎮瀾宮舉行了媽祖駐駕安座儀式,來自四面八方的臺灣媽祖信眾匯聚一堂,爭相目睹天津天后宮媽祖娘娘的風採,在人煙鼎沸與鞭炮煙火燃放下,大甲儼然成為一座不夜城,格外熱鬧。
  • 《臺灣年味》帶您體驗:過平安橋和乞龜繞境
    《臺灣年味》在臺灣,有不少年節活動在兩岸久負盛名,如搶頭香、鹽水蜂炮、炸寒單爺、大龜王繞境等等,透出濃濃的中華文化韻味。今天的《臺灣年味》系列報導,我們跟隨駐臺記者一起去臺南學甲過平安橋、到高雄看大龜王繞境,感受新春佳節的喜慶與吉祥。
  • 湄洲媽祖結束巡臺行程,數千民眾自發送駕,今夜迴鑾湄洲祖廟
    媽祖繞境臺北第八天上午巡安徒步踩街大遊行6公裡,下午5.5公裡。第九天躦轎腳的習俗是來自神明出巡,相傳神明出巡或繞境時,只要從神轎底下躦過就能消災解厄帶來福氣和好運。第十五天湄洲媽祖在大甲體育場新搭巍峨祭壇安座,並舉行萬人誦經。
  • 萬眾齊聚霞浦松山 隆慶媽祖誕辰
    逾萬名兩岸信眾齊聚素有「媽祖第一行宮」美譽的霞浦松山天后行宮,共同為「海上和平女神」媽祖誕辰1059周年慶生,冀望兩岸和平。近年來,在海峽兩岸的交流互動中,媽祖信俗文化已成為一個橋梁。2000多座媽祖廟遍布臺灣,三分之二的臺灣民眾都信仰媽祖,每年的臺中大甲媽祖繞境活動吸引百萬人次參與,可見其影響之深。
  • 臺灣臺南安平天后宮連續三年回媽祖故裡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
    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贊率董監事以十音八樂為陣頭前往湄洲碼頭迎接遠道而來的安平天后宮進香團一行。祖廟天后宮內則以瑞鼓祥鍾迎接歸來省親的安平天后宮分靈媽祖及眾神尊。據安平天后宮主委張省吾介紹:安平開臺天后宮與祖廟淵源深厚,天后宮內所奉祀媽祖為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時從湄洲祖廟分靈來臺的護軍媽。天后宮每4年會舉行一次繞境巡安活動,以往沒來祖廟之前,都是在海邊面西朝祖廟方向,遙拜進香。
  • 湄洲媽祖巡臺大好果,國民黨主席、新北市長都來了!
    板橋慈惠宮主委江清秀、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榜、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和新北市市長朱立倫等人先後致辭,並互贈紀念品。郭臺銘董事長在致辭中請願在美國設廠,將媽祖文化傳播到美國。:自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開始由朝廷祭祀媽祖後,歷經元、明、清各朝代,形成了按年春秋二祭的定例。
  • 【媽祖】臺灣過年「躦轎腳」
    感謝您關注中華媽祖!科技視角、人文情懷、大愛精神。我們致力於傳播媽祖精神,促進媽祖文化交流。
  • 臺南安平天后宮連續三年回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
    4月19日,臺灣臺南安平天后宮一行360人,在主任委員張省吾的率領下,身著統一廟服,恭抬分靈媽祖,以浩蕩的陣頭,連續三年回媽祖故裡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贊率董監事以十音八樂為陣頭前往湄洲碼頭迎接遠大而來的安平天后宮進香團一行。祖廟天后宮內則以瑞鼓祥鍾迎接歸來省親的安平天后宮分靈媽祖及眾神尊。隨後,雙方在天后宮內舉行莊嚴的三獻禮儀式;儀式禮成後,互贈交流紀念品並座談暢敘友誼。
  • 【媽祖】媽祖金身巡安湄洲壓軸第十七屆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
    活動內容包括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換屆選舉、秋祭媽祖典禮、媽祖金身巡安湄洲島、「媽祖情、海絲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郵票展、「平安祈福」風鈴季、媽祖文化朗誦會等眾多精彩豐呈的活動。作為本屆媽祖文化旅遊節的重頭戲,媽祖金身攜臺灣鹿港天后宮湄洲媽及本島14宮媽祖巡安湄洲島將壓軸登場。
  • 三月瘋媽祖,天下媽祖回娘家!
    臺灣有句俗話「三月瘋媽祖」。農曆三月是媽祖誕辰,一年一度的繞境進香、媽祖回娘家活動,一般在媽祖生日農曆三月廿三前後舉行,人們都處在祭祀的亢奮狀態,所以人們用「瘋」來形容。2016年4月15日、16日、17日,連續三天來,湄洲媽祖祖廟迎來了閩臺各地的50多家宮廟前來謁祖、省親、進香。
  • 媽祖信仰:湄洲之光照亮海洋
    據傳,宋代使者出使高麗時,海上遭遇颱風,被媽祖相救;元代因不祭媽祖,海運漕船盡沒;明代鄭和下西洋,屢得媽祖神助;清代復臺定臺,全靠媽祖緣故……這一切都體現著海洋文化的形態,在國內外極大地傳播了媽祖文化,形成了不分種族、不分地域的信仰圈。有數據顯示,目前從湄洲媽祖祖廟分靈的媽祖宮廟已達上萬座,它們大致分布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且信眾也達3億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