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泰晤士報》專訪時,英國國防參謀長尼克.卡特提及中俄

2021-02-21 華蜒軍事

接受《泰晤士報》專訪時,英國國防參謀長尼克.卡特提及中俄!近期,英國國防參謀長尼克.卡特接受了《泰晤士報》的專訪。《泰晤士報》12月19日報導稱,在談及俄羅斯時,尼克.卡特稱其為英國「嚴重的威脅」。在談及中國時,尼克.卡特聲稱中國是英國「長期的挑戰」。

在《泰晤士報》的報導中,除了強調尼克.卡特的辦公室有一把金色的自動步槍,還強調尼克.卡特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尼克.卡特認為,要想戰勝俄羅斯和中國,意味著英國需要一個「新的戰略」,在低於戰爭門檻的衝突中擊敗俄羅斯和中國。老鱷魚認為,英國國防參謀長尼克.卡特說得不夠中肯,不夠全面。

第一,對英國構成威脅、挑戰的國家很多,俄羅斯和中國只是其中之一。尼克.卡特分析哪一個國家是英國的威脅、挑戰時,最大的錯誤就是忽略了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的存在。現實就是,不管英國國防參謀長尼克.卡特承不承認,這些國家的存在都是一種威脅和挑戰,只是英國現在和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現在是盟友,尼克.卡特不敢說實話而已。

在被英國視為盟友的國家中,美國和德國對英國的威脅最大。一方面,美國的綜合實力在俄羅斯之上。另一方面,英國感受不到來自美國的威脅,是因為英國早已衰落,綜合實力排在俄羅斯、中國、德國、日本等國之後,對美國霸權地位構成的威脅小,才倖免於難。

其次,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都和英國與德國之間的矛盾有關,或者是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有關。二戰結束後,美國在日本駐軍,美國、英國、法國、蘇聯在德國駐軍,就是為了防止日本和德國崛起後再次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英國脫歐,就是因為在歐盟沒有話語權,被德國和法國排擠。所以,英國脫歐後,歐盟對英國的威脅要比俄羅斯大得多,是歐盟圍毆的對象。

第二,尼克.卡特故意製造「威脅論」。尼克.卡特明知道俄羅斯不是英國最大的威脅,中國不是英國最大的挑戰,非要製造「威脅論」,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向美國表忠心,證明英國和美國的立場是一致的,都認為俄羅斯和中國是威脅、挑戰。換句話來說,英國正在充當美國反俄的急先鋒,英國準備充當美國反華的急先鋒。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英國最高級軍官提出「在非戰爭衝突中擊敗中俄」新戰略,俄媒:不還是冷戰思維嗎?
    當地時間12月19日,英國《泰晤士報》公布對英國國防參謀長尼克·卡特的專訪內容,並把他這句話作為標題點。卡特自己的解釋是,「這意味著要在低於戰爭門檻的(鬥爭中)擊敗他們」,也就是說要在尚未達到戰爭級別但無休無止的衝突中擊敗俄中。俄羅斯RT電視臺20日對此的評論是,這種論調長時間存在於英國高層的頭腦中,卡特所謂「與時俱進」的新戰略,只是來自於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
  • 英國在華博主硬剛《泰晤士報》
    》(The Times)污衊「受中國政府資助」後,於16日下午通過個人頻道正面回應道:他和兒子奧利(Oli Barrett)在視頻中所說的話都是「發自內心的」,「基於在中國的所見所聞,自己的觀點。」截自英國父子李和奧利的視頻頻道「Barrett」(巴雷特看中國)無獨有偶,另一個被《泰晤士報》點名「受資助的」博主、「居住在中國」(Living in China)頻道的傑森(Jason)也在幾天前回應稱,「說我受北京資助,完全是憑空捏造,啥證據也沒有。」
  • 10月26日《楊瀾訪談錄》專訪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和而不同的共存之道
    他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是深受中國人民愛戴和尊敬的老朋友。這位耄耋老人卸任後幾乎每年都會來中國訪問,為不斷加強中美之間在各個領域的合作關係添磚加瓦。在中美紀念建交35周年之際,卡特總統再度訪問中國,《楊瀾訪談錄》在北京對卡特總統進行了專訪,請這位中美關係的奠基人分享他對新型大國關係和全球治理的所思所想。
  • 外媒解讀中俄聯合戰略巡航,信號已發出……
    此次行動是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劃內項目,不針對第三方。另據塔斯社莫斯科12月22日報導,俄羅斯國防部22日稱,國防部長紹伊古向普京總統匯報了俄空天軍遠程航空兵和中國空軍在亞太地區成功完成聯合巡航任務的情況。俄國防部說:「紹伊古向普京報告了俄羅斯空天軍遠程航空兵和中國空軍在亞太地區聯合空中巡航任務順利完成的情況。(巡航)飛行時間超過10小時。」
  • 中俄重要協定延期10年
    據國防部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經中俄兩國元首批准,12月15日,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同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籤署了
  • 巴參謀長:歡迎中國航母訪巴
    巴基斯坦海軍參謀長尼亞齊(左前)  據環球網報導,近日,我國媒體對巴基斯坦海軍參謀長尼亞齊上將進行了採訪。  由於巴基斯坦方面打算今年舉辦一場大型聯合海上軍演,包括中國、俄羅斯與美國在內十多個國家舉行聯合海上軍演,因此這次巴參謀長接受中國媒體的採訪,也相當於為將來的海上聯合軍演預熱。  尼亞齊表示,中巴兩國擁有深厚的傳統友誼,而且現在中國有兩艘航空母艦,巴基斯坦海軍樂意與中國航母進行聯合訓練。此外,巴基斯坦海軍也歡迎中國航母編隊在未來訪巴。
  • 中俄關係不再適用不結盟立場?外媒:王毅已承認兩國結盟的可能性
    日前北約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期間重點商討了「中俄威脅」的議題,認為應採取「全球化方法」遏制中俄擴張」。
  • 不排除建立中俄軍事同盟!普京表態引爆世界輿論,中國外交部回應
    「無與倫比」的軍事同盟,若是如此那麼唯一超級大國美國的軍事優勢會被嚴重削弱,等同於中俄聯手重新塑造了當今的世界格局。10月23日中國外交部舉行例行記者會上中方正式對普京的結盟表態做出了回應,發言人趙立堅表示普京總統對中俄關係給予積極評價,充分體現了兩國關係的高水平和特殊性。談及中俄兩國當前和未來關係時趙立堅指出,中俄兩國政治互信和戰略協作水平持續提升,經受住了國際形勢風雲變幻的考驗,樹立了新型大國關係的典範,未來還會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穩定貢獻更多的正能量。
  • 不排除建立中俄軍事同盟!普京表態引爆世界輿論,中國外交部回應
    10月23日中國外交部舉行例行記者會上中方正式對普京的結盟表態做出了回應,發言人趙立堅表示普京總統對中俄關係給予積極評價,充分體現了兩國關係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談及中俄兩國當前和未來關係時趙立堅指出,中俄兩國政治互信和戰略協作水平持續提升,經受住了國際形勢風雲變幻的考驗,樹立了新型大國關係的典範,未來還會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穩定貢獻更多的正能量。
  • 中俄軍事同盟還沒建立,美國內部就先分裂,蓬佩奧成眾矢之的
    近日,普京總統對中國與俄羅斯之間關係的論述走紅網絡,有網友發問,假如中俄建立軍事同盟後,美國會面臨什麼局面呢?
  • 美國戰略司令部:與中俄發生戰爭可能性極大
    美國增長比中俄更盛而在去年9月的時候,他就表示中國軍力的大幅提升,已經表明其核武器庫能夠對美國構成威脅。事實上,從川普退出《中導條約》和《伊核協議》以來,美國也沒有閒著,美國國內就已經加強了核裝備的力量。
  • 義大利死亡病例激增,陸軍參謀長確診,1/4人口實行隔離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 3月9日報導,義大利官方稱,該國新冠病毒死亡病例在8日增加了133例,達到了366例。
  • 韓媒專訪|呂良彪:韓中線上交易時代與電子貨幣合作
    知名律師、人民大學法學院暨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先生呂良彪6號在接受《亞洲經濟》新年的採訪中針對中美衝突表示:中美衝突並不僅僅是中國和美國的問題,而是韓中中美關係和東北亞主要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國防、外交、核等問題複雜的結合在一起。呂良彪表示拜登的當選和就任並不能使中美關係迅速得到改善,因此作為前提的中韓關係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經濟迅速的增長,這個過程中中韓成為了重要的交易相對國,為了鞏固兩國的關係要在經濟上做出更多的努力。韓國對中國的出口額佔韓國總出口額的30%。
  • 約200名英國學者遭政府調查!
    謝謝 本報記者 邵一佳英國近來頻頻向中國釋放惡意。英國《泰晤士報》8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約200名英國學者因「不經意間幫助中國政府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遭到政府調查,其中包括英國頂級高校的學者。對於這一無端指控,劍橋大學等涉事大學予以否認和反駁。
  • 春節遊戲安利|尼克遊戲世界大狂歡
    趁著最後的假期呆在家中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哦~ 貼心的尼克不僅為大家準備了精彩劇集,還給大家帶來了足不出戶就可以嗨FUN全場的小遊戲! 在【指尖上的尼克|尼克遊戲安利你吃哪顆】這期推送中,尼克為大家推薦了可供安卓或IOS系統下載的手機遊戲。
  • 意有所指,印國防新聞:俄羅斯不是印度的朋友
    近日,美印2+2合作剛落下帷幕,籤訂「基本交換與合作協定」(BECA)後不久,印度國防新聞在11月1日發布一篇文章,題為《俄羅斯不是印度的朋友》
  • 美國第39任總統卡特慶祝96歲生日,為史上最長壽美國總統
    在老布希於2018年以94歲高齡去世前,他是當時最年長的前總統,他和卡特同年生人,但比後者年長几個月。卡特自從上次生日以來一直很忙。2019年下半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他都在醫院接受腦部手術、感染和兩次摔倒的治療。他的健康問題迫使他停止在喬治亞州一所教會學校講學,這是他在1981年離任後開始的一項傳統。
  • 從獅友到總統,吉米.卡特的故事(一)
    那麼,卡特總統在獅子會的時候是什麼情形呢?當選總統後是否參與獅子會活動?現在的卡特總統又與獅子會有些什麼合作呢?帶著這些問題 , 我們在國際獅子會浩瀚的歷史文庫中,找到一頁泛黃的資料 (可能來自某份70年代的雜誌) ,重現了卡特總統的一段獅路歷程:在1976年以前, 普萊恩斯鎮上的居民總會有些糾結,普萊恩斯在哪裡?幾乎沒什麼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