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圖片查看更多】
今日天氣
8月16日,星期四 ,農曆七月初六。多雲轉晴,23℃~29℃,相對溼度:70%~95%,東北風5~6級陣風7級減弱到5~6級。
【戳↑↑↑圖片查看更多】
最近天氣不錯
不少小夥伴會選擇到野外遊玩
在外面可要當心馬蜂啊
馬山就有3名學生不幸被蜇
一人不幸身亡!
8月13日下午4時許,南寧馬山縣周鹿鎮3名學生正在採摘龍眼,卻不小心被馬蜂蜇傷了。村民發現後,將他們送至鎮衛生院救治。
然而不幸的是,其中一名傷者蔡某華情況較為嚴重,因搶救無效,於當晚8時許不幸死亡。
據了解,蔡某華今年才11歲。父親平時在南寧務工,母親身患殘疾。當地政府了解到情況後,前往事發地進行核實,並做家屬安撫工作。
目前,另外兩名學生已於13日晚8時30分許,被送往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救治。
一說到被蜜蜂或馬蜂叮咬,很多人都把它看成「蚊蟲叮咬」,但其實被蜇後死亡率很高!不少人根本不當回事,結果導致悲劇的發生↓↓
為啥小小的馬蜂這麼可怕?
專家介紹,蜂的尾巴有一根硬刺,這根刺連接著它身體裡的內臟,這個會產生毒素的內臟,叫做「毒液腺」。
蜂類毒液中主要含有蟻酸、神經毒素和組織胺等,能引起溶血及出血,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抑制作用,還可使部分蟄傷者發生過敏反應。
對某些人而言,一旦引起強烈的過敏反應,很可能在短時間內造成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蜂類主要有2種:蜜蜂、馬蜂
蜜蜂:被蜜蜂蜇後,容易出現溶血、過敏等症狀,嚴重的會導致過敏性休剋死亡。
馬蜂:蜜蜂蜇人時,常將其毒刺遺棄於傷處。而馬蜂刺人後則將蟄針縮回,還可繼續傷人。
專家指出,秋季是馬蜂等蜂類繁殖和活動的高峰期,易出現群蜂攻擊人的情況。進行戶外活動時應少去未開發的地區,若遇群蜂攻擊,要注意保護頭部,並及時就診。
●挑出毒刺
假如不小心被蜂蜇到了,我們首先要確定下是否毒刺還在刺的部位,在的話,我們就使用鑷子、針(經過酒精或者火消毒)挑出毒刺。
●清水清洗
緊接著我們第二步,就是用家裡面的清水進行清洗下,有溫水最好了,把傷口進行清洗下。
●食醋處理
我們可以及時使用食醋來進行治療,家用食醋對於蟻酸也具備中和效果,呈現鹼性。
●及時就醫
如果患者在被蜂蜇後,出現了呼吸困難、呼吸聲音變粗等相關症狀,則應該及時的到醫院進行治療。可在傷口近心端用紗布紮緊,需每15分鐘放鬆一次,然後及時到醫院就診。
來源:南國早報(ID:ngzbnews)
熱點新聞推薦
小夥伴們去野外玩耍時一定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