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林書民創作,以光雕結合傳統與科技
葫蘆稱為「福祿」,又有結子多藤蔓的特點,傳統文化中猴子和桃子攀附在大葫蘆上,在是「子孫萬代」 「福壽綿長」的吉祥含義。
視頻長度約10分鐘,建議在WiFi環境欣賞
2016年猴年臺北元宵主燈,整體創意突破了傳統猴子單一造型,創新簡約的輪廓結合傳統文化精髓,生肖猴與葫蘆結合成為今年主燈渾厚圓滿的造型,以環保概念的回收氣泡膜做為本年主燈材料,以回收泡沫塑料包裝材料透過美學與色彩堆砌成鳥瞰的臺北市地景縮影。
科技光雕投影豐富的內容,將傳統的光採與科技光影結合得唯妙唯肖,傳統風貌、聲光科技、環保理念、視覺藝術相融合的創作,藉此祝願所有民眾在元宵佳節之際,納福聚寶,萬代安康。
福祿猴主燈在記者會之後,飽受網民批評,而成為近年公共藝術史上最多網民討論以及攻擊的作品。創作者林書民沉穩面對,巧妙的將所有的謾罵與評論,導向成一種網路集體智慧的呈現,讓這一個共場所發生的藝術行為,納入公眾參與的過程,全部都融入到作品當中。
除了原計劃展演之外,又擴增了一個策展平臺。這個計劃有三個面向,一是搜集網民一片謾罵中較為幽默的字句,二是向廣大民眾網友徵件來的搞笑作品投影在主燈上。另外,是在線上不斷收集增加的作品,開放成為一個平臺,讓福祿猴的參與者,由藝術家個人,擴增到民眾群體,甚至於是虛擬的單位。而林書民在事件中除了藝術家的角色之外,同時也扮演策展人的角色,鼓勵民眾透過創意反映意見。
一隻令人爭議的猴子,經過成冷靜的危機公關處理而轉換為的成功的事件行銷,透過大眾不斷的參與,集結眾人的智慧,令人驚喜的看到社群網站旺盛的生命力,福祿猴主燈,呈現葫蘆的包容力,不僅只是燈節期間的展演,已然成為精彩的行動藝術。
2016年主燈「福祿猴」,引爆媒體追逐報導是史上難見,事件期間沉穩面對一開始的負面評論,以光雕作品的實力和自我調侃的幽默方式,由龐大的負能量轉向正能量,終於獲得民眾肯定以及國際媒體大量正面報導。
歡迎繼續相關閱讀:
《三眼鱷魚》作者 林書民 介紹
林書民作品 | 小說《三眼鱷魚》簡介
藝術行旅 | "重返"歐洲
林書民作品 | 文字遇
央視專訪林書民 | 傑出華人,縱橫天下
聲明:以上圖/文由林書民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長按識別並關注
歡迎您來到林書民的微信公共平臺,這裡可以分享我發布的最新文章、藝術作品、活動訊息、演講課程、設計創作、文創項目。謝謝您的關注與分享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