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篇丨詳解日本歸化(獲得國籍)

2021-02-24 環球直聘

   

歸化,是指某個人在出生國以外自願、主動取得其他國家國籍的行為。一般是居住在國外的人,依據所居國的法律規定取得新國籍。

據日本法務省公布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在日取得歸化籤證的人數為559456人。

其中,僅2018年就有9074名外國人獲得日本國籍,籤證通過率高達75%

日本歸化籤證適用於:

①申請時不是日本國民;

②申請成為日本國籍,日本國民.

申請日本歸化的條件

1)在日本有住所

申請歸化時,必須在日本連續居住5年以上。一般不能連續離開超過3個月,1年合計不能離開超過150天左右。

中途回國半年以上,重新計算年數,且違法留在日本或不合法在日經歷均不算

2)能力條件

申請時年齡滿20周歲(與父母或父母一方同時申請時孩子年齡則不限),且根據日本的法律達到成人的年齡,具有法令行動能力。

3)品行條件

品行善良,遵守日本法律,履行納稅義務,申請永住會對申請者的職業狀況、經濟活動、社會活動、日常生活、納稅與否、是否觸犯過刑事和行政法規等進行調查。

比如:沒有犯罪記錄、交通違反

4)生計條件

生活上沒有困難,這個條件是以家族為單位來判斷的

即使申請者沒有收入,只要配偶的資產和能力,能讓申請者在日本過上安定的生活亦可。一般來講,年收入不少於200萬日元。

5)雙重國籍禁止

也就是申請歸化的同時,必須脫離現有國籍。這可能是很多外國人想取得歸化籤證,但又糾結不申請的理由。

6)遵守日本憲法

加入日本黑社會,或者加入企圖用暴力破壞日本政府的團體的人,將不會獲得歸化籤證。在申請歸化許可時,需要宣誓並在《宣誓書》上簽名。

環聘君的話:總體來講,歸化是沒有日本國籍者為了獲取日本國籍而申請時,日本給予許可且得到作為日本國民的地位(日本國籍)的制度。相信走到這一步的朋友一定也已經充分考慮清楚了自己真正期望得到的是什麼。無論申請永住或是歸化,環聘君都希望大家都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相關焦點

  • 2020年申請日本移民的兩種歸化制度詳解
    取得日本國籍有兩種制度,一種是一般歸化制度,一種是簡易歸化制度。對於一般的人來說,都適用於一般歸化制度,不過當你跟日本人有血緣關係或者和日本有地緣關係,也就是說比較親近日本的時候,一般歸化制度裡的各種條件要求就會降低甚至不予考慮,這樣就演變成了上面所說的簡易歸化制度。
  • 2021年申請日本移民的兩種歸化制度詳解
    取得日本國籍有兩種制度,一種是一般歸化制度,一種是簡易歸化制度。對於一般的人來說,都適用於一般歸化制度,不過當你跟日本人有血緣關係或者和日本有地緣關係,也就是說比較親近日本的時候,一般歸化制度裡的各種條件要求就會降低甚至不予考慮,這樣就演變成了上面所說的簡易歸化制度。
  • 日本籤證|歸化的條件&歸化和永住的區別
    居住條件「連續5年以上在日本擁有住址」(國籍法5條1項1號)在歸化許可申請前須連續5年以上在日本擁有住址。即便在日本居住時間斷斷續續合算起來為5年以上,但並不符合「連續5年以上」這一條件。舉例來說,在日本已居住4年,在無再入國許可的情況下出境(在留資格就被取消),1年後再次申請在留資格來日,之後又在日居住4年。
  • 申請日本移民必備條件都有哪些?
    取得日本國籍有兩種制度,一種是一般歸化制度,一種是簡易歸化制度。
  • 想在日本長期發展,申請哪個籤證最「值」?
    今天就詳細介紹一下外國人可以申請哪些常見的籤證類型,在日本做一個「有身份」的歪果仁!持有合法居留日本的籤證持有者的子女、配偶可申請此籤證。和留學籤證所持「資格外活動許可」類似。家族滯在籤證獲批的原因是出於人道主義考慮使夫妻、子女團聚的,而非為了讓申請者從事其他活動。
  • 為什麼加入日本國籍,會比拿到日本綠卡要簡單許多?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想移居日本,但是我國和日本都是不承認雙重國籍,因此只要加入日本國籍就一定要放棄原有國籍,所以拿日本永住權可能是個更好的選擇。所謂永住即永久居留權,是指某國容許別國公民永久居留於本國的權利,權利持有者在某國享有和本國公民相似的權利和福利,相對於持有其他籤證的外國人來說,永住者的權利體現在這2個方面:日本的永住權是日本國籤證中最高級別的籤證,所以申請資格門檻也非常之高,甚至超過了申請日本國籍的要求。
  • 中國女排勁敵又歸化1名將,未來有望聯手艾格努
    文/梅長蘇根據巴西媒體報導,目前效力於卡薩爾馬焦雷的巴西女排新生代主攻手羅薩瑪利亞目前已經取得了義大利國籍,未來有可能代表義大利女排國家隊徵戰國際賽事
  • 真人採訪 | 融入日本生活:外國人更換日本國籍後,感受到了差別對待
    世界上,每年約有1萬的非日本國籍人,更換日本國籍後成為「新日本人」。
  • 泰國「永久居留許可」詳解
    當然每年獲得永久居留權的人數是有限制的哦,僅僅只有100人。不過,萬事有商量,一切盡在不言中。申請要求1.申請人需要在泰國居留最少三年。2.已經開辦公司並具有商務籤證以及合法工作證的人士,則需要提供公司相關文件。3.如具有其它類型籤證人士,則需要提供一定額度的投資才能夠辦理。
  • 日本將徵收「出國稅」,不論國籍都要交,引發全民討論
    日本政府醞釀許久的「出國稅」終於有了準信。昨天4月11日在日本參院全體會議上,表決通過《國際觀光旅客稅法》,規定從日本出境時,不論國籍統一徵收1000日元(對於日本政府提出征收1000日元「出國稅」,而且日本人出國也要繳納,這項政策也是引起日本網友的熱議↓↓
  • 日本通2021相親大會丨快加入我們!
    趣味科普……我們的風格是嚴肅活潑可鹽可甜我們的目標是做新鮮有趣的日本相關科普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日本你能獲得什麼自由的創作時間展示你作品的平臺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稿酬(每篇300~1000元不等)參加編輯部的訴苦大會(最後一點
  • 日本料理名稱指南——飲料和甜點篇
    自從你們有了這帖子之後,麻麻再也不用擔心乃在日本料理店不會點單了!☆飲料篇☆Sake 日本清酒簡直是日本國酒一樣的存在啦~哪怕咱們不喝酒,去了日本也一定要喝喝看噠。☆甜品篇☆Kakigori 宇治金時是一種日本的傳統刨冰,以日式綠茶加砂糖及水煮成糖漿,淋在刨冰上,旁邊加上以砂糖熬煮的紅豆
  • 趙薇宣布國籍,無奈澄清:嘴皮都要磨破了…
    事實上這並不是趙薇第一次被網友造謠國籍問題,上一次還網傳趙薇是為了逃避央視的點名批評,所以才加入新加坡國籍,此事在網上迅速發酵熱傳。更多爆料鞏俐丨張雨綺丨吳謹言丨包貝爾張大大丨何泓姍>丨趙麗穎丨高圓圓 往期精彩回顧:韓雪一路「哭」到總冠軍,什麼時候
  • 被香港警察逮捕後自稱「日本人」 日方:他已無日本國籍
    香港警方在近期的旺角衝突中,逮捕了一名涉嫌藏有仿製槍械的「日本男子」。他在香港特區出生,4歲到日本居住,並於25歲回到香港,從2016年起在香港生活。去年開始,他一直在「修例風波」中進行拍攝。港媒了解到,他曾在日本犯案後被驅逐出境。
  • 日本通2018相親大會丨快加入我們
    Part1:小小的自我介紹,告訴我們你擅長寫日本哪一個領域的內容。【社會現象、奇聞趣事、娛樂八卦、設計藝術、日劇動漫、吃喝玩樂】Part2:有作品的就附上你的作品(任何文字作品,包括不限於:高考作文);沒有作品的可以思考一下要寫什麼作品,取個標題,列個大綱,就可以啦。(是不是很隨意~)
  • 日本入籍與日本永駐的區別
    我們先來說日本入籍:入籍是指加入日本國籍,從行政到法律上來說是日本人,而不是外國人,因此在任何方面理論上說與日本人完全一樣。由於中國和日本現在不承認雙重國籍,因此辦理日本入籍手續之前必須先辦理放棄中國國籍。但是因為申請日本入籍不一定百分之百成功,所以事先放棄中國國籍的手續是一種假設放棄手續,一旦沒有被批准或者中途改變計劃放棄入籍的時候,可以辦理恢復中國國籍。
  • 日本網友無意間釣到五彩怪魚,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最近,一位日本網友@宮城梓,就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自己無意間釣上來的戰利品:網友們對於此魚也是議論頗多,有人懷疑這壓根就不是真魚:別看這條魚長了一臉稀有樣,但其實並不算是稀有魚類。學名叫紫錦魚,也被稱為紫衣葉鯛,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各處礁石地帶。這位日本網友是從衝繩的座間味島釣上來的,釣魚過程也沒有多困難。
  • 各公司線下動態丨 有些故事 正在發生著
    知 識 分 享  A01 百科丨詳解剝頭皮A02 百科丨詳解外匯交易平臺盈利模式A03 百科丨詳解LIBORA20 百科丨詳解VPSB01 監管專欄丨FCA監管B02 監管專欄丨NFA監管C01 數匯訪談錄丨有些人註定為興趣而生C02 數匯訪談錄丨經紀商最重要的是給予交易者安全感數匯金融丨用數字解讀金融丨領先的金融B2B資訊、社交平臺IFINEXPO B2B丨盡顯金融 科技之美丨金融
  • 胖次小科普:日本女性何時開始穿內褲?
    那麼日本女性是什麼時候開始穿現代的胖次呢?要知道,從明治時代開始,穿西式服裝的人逐漸增加,日本人的日常服裝也逐漸從和服變為西式服裝,但有一種,卻是一直沒能推廣開來的。那就是……「內褲」。江戶時代之前,日本男性都穿著兜襠布來作為內褲。那么女性呢?實際上,據說女性是不穿類似胖次的內褲的哦。除了貼身汗衫和下身圍裙之外,其它什麼都不再穿。
  • 日本制霸!已有近30人獲得諾貝爾獎,日本到底做對了什麼!
    Allison)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對此很多國人都驚呼為何日本人得諾貝爾獎這麼容易!       要知道,這些年日本拿了不少諾貝爾獎,包括加入了美國國籍的兩位在內,日本人已經有了快30名諾獎得主,而且獲獎的工作全是在日本國內進行的,對此不得不佩服日本基礎研究實力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