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的河南人小餘
在海寧尖山新區工作
近日他遇到一個陌生人問路
幫忙指路之後
這個陌生人還「好心」捎了他一程
結果……
7月22日下午4點半,下班後的小餘正準備回宿舍,當他走到尖山永豐路農貿市場外,一輛白色奔馳SUV裡的陌生男子喊住了他。
「我從南京來要到廈門去,開到這邊有點不認識了,你知道這邊去是哪個方向嗎?」
「應該是往那邊去……」小餘熱心地幫忙指路,了解路線之後男子又很客氣地招呼小餘上車要帶他一程。
小餘想著順路,於是上了車。
上車之後,陌生男子向小餘藉手機,說自己的手機落在了高速服務區裡,要打個電話給朋友。
小餘也沒多想,就把自己的手機借給了他。
男子開著免提給一位女子打了電話,對話中,小餘聽到男子要讓電話裡的女子給他匯錢,但是電話裡的女子表示自己的支付寶出問題了,要明天12點以後才能轉帳。
沒有錢,還丟了手機,從海寧開到廈門路還很遠,車子需要加油。陌生男子希望小餘可以借點錢給他「救救急」,一個星期之後他會再次經過這裡,到時候就會把錢還給他。
出門在外遇到困難,是應該幫一把,於是正義感爆棚的小餘去附近超市換了1500元現金,將這些錢借給男子,男子留下一個手機號碼就開車離開了。
稀裡糊塗借錢給了陌生人,男子離開之後,小餘有點回過神來,他撥打了男子留下的手機號碼,接電話的是一名女子,得知小餘的情況之後,女子說那人是他的客戶,和她並沒有直接關係。
「我是不是遇到騙子了?」小餘越想越不對勁,當晚9點左右,前往尖山派出所報警。
民警根據小餘的描述,立即對該男子的車輛進行追蹤,晚上10時許,在硤石高速路口將這輛白色奔馳SUV攔截下來。
據調查,向小餘「借錢」的男子姓曹,35歲,安徽人。
曹某駕駛的這輛白色奔馳SUV是他7月21日在安徽租的。租車後他獨自一人駕車來到海寧,找老鄉看看有沒有賺錢的項目,但是老鄉很遺憾地告訴他沒有,考慮到自己沒錢還信用卡,於是他動起了「歪腦筋」。
7月22日下午,曹某想起前些日子在網上看到的詐騙手法——「問路借錢」,就在路邊隨便找了一個人碰運氣,沒想到還真成功了。
在順利「借」到錢之後,曹某又接上了自己的老鄉,準備上高速「溜之大吉」,但還沒上高速就在路口被警察攔住了。
當民警詢問曹某時,他對自己實施詐騙的行為供認不諱,而騙來的錢則已經被他花光了。
7月23日,小餘收到了曹某退回的1500元。
因以「假借實騙」的方式,騙取人民幣1500元,被公安機關查獲,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曹某被海寧警方行政拘留。
小餘遇到的這類詐騙方式統稱為「借物求助」詐騙。警方對這類詐騙行為進行了總結↓↓
♦ 易受騙人群:外來務工人員
♦ 受騙特點:越年輕越單純越容易上當
♦ 受騙地點:工業園區、工廠附近
♦ 行騙方式:問路、藉手機、借銀行卡
警方提醒:
這樣的騙局在全國各地並不罕見,也屢次被媒體報導,但上當受騙的人仍然不少。在路上遇到陌生人「搭訕」要提高警惕,不要被陌生人的外表和說辭所蒙蔽,更不要隨意上陌生人的車!如遇到借錢借物等行為,切記多留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