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細語:我9歲的女兒小企鵝非常的喜歡企鵝這種動物,認為它們笨笨的樣子很可愛。她擁有4-5個企鵝毛絨玩具,每一個都取了名字。「毛鼓」這個名字意味著毛茸茸的,鼓鼓的;「波波」也許是因為多年前看《天線寶寶》的原因取的吧。她編的這個小故事反映了孩子們因為各自的感受和需要不同已經比較容易發生衝突,而儘管如此,孩子們都還是嚮往和諧共處的美好生活。以下是她編的企鵝小故事。
毛鼓和波波是我的兩個企鵝毛絨玩具。
毛鼓剛從我的堂妹家回來,它覺得欣喜若狂,心裡開了各種各樣美麗的花朵,就撲通一下跳上了我的床,把我的床搞得亂七八糟。我回來一看,誰把我的床搞得那麼亂?我剛剛才把床收拾得的乾乾淨淨的呀!我把波波叫來一看,他臉色大變,從春天的小花,變成了像冬天的雪地一樣可怕。他眉毛倒豎,嘴角下裂,他問到底是誰?然後我在腦子裡計算了一下,原來是那個欣喜若狂的毛鼓!
波波跑去找毛鼓,毛鼓打波波,打成了個像南瓜一樣癟的樣子。毛鼓與波波就大吵起來。你說一句,我打一拳的一直持續了十分鐘。
毛鼓受不了了,就跑來找我告狀,說:「波波是個小壞蛋,把我打得眼睛都腫了,臉都青了,手都紫了,它的力氣太大了,你快去打波波!」我問它:「你有什麼理由認為波波是個小壞蛋,除了它打你。」
我沒有去打波波,我去問了波波一下,波波說因為毛鼓把床搞得那麼亂,怕媽媽回來睡不著,所以才去打毛鼓的,想給毛鼓一個教訓。我告訴波波:「毛鼓被媽媽接回來太高興了,所以跳到我的床上,玩了一會兒,就把我的床搞亂了。」波波覺得這不可能,我就問它:「如果你去旅遊了,回到家你是不是非常高興?」它回答:「對呀!」我又問他:「你是不是想跟毛鼓跳舞?這次它也旅遊了,所以它也想跳舞,就在床上跳了。」波波終於理解了毛鼓的心,它們就又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