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蘋果(Hackintosh),就是突破macOS系統只能用在Mac電腦的限制,能安裝在普通非Apple公司生產的電腦上的系統。目前主要通過以四葉草(Clover),變色龍(Chameleon),OpenCore等引導工具的方式實現安裝。
本篇以四葉草引導工具,教你如何安裝黑蘋果。開篇之前,你可能有疑問,什麼是Clover?什麼又是UEFI(EFI)?
Clover是一個引導工具,可以用來替換Windows自帶的Boot Manager,以及Linux常用引導grub,實現啟動系統的目的。
Clover引導工具的特點:
Clover在EFI分區的目錄結構圖:
Clover目錄config.plist文件,kexts,drivers64UEFI文件夾通常決定著macOS的安裝程序能否順利執行。
config.plist配置文件在其中又扮演著及其重要的角色。
簡單來說,EFI分區,一種FAT32格式的分區,是GPT磁碟格式中負責引導系統的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分區。Windows安裝到GPT磁碟上時,會把啟動相關的文件存放在該分區的EFI\Microsoft目錄下。缺少該分區通常會導致GPT系統無法正常啟動。
安裝GPT系統,需要電腦主板支持UEFI啟動,2012年前後出廠的筆記本臺式機主板基本都是支持EFI啟動的,你可以參看相應的主板說明,是否支持UEFI。
注意:本篇針對的是GPT磁碟安裝macOS的教程,如果你在Window磁碟管理器中並沒有發現EFI(ESP)分區,系統則是以Legacy模式啟動(MBR磁碟),也可以參考該篇安裝,只是在安裝引導工具Clover時,兩種磁碟類型的處理有些許不同。
下面開始進入正題👇
設備:搭配英特爾處理器的臺式機/筆記本,通常搭配i3/i5/i7處理器的電腦都可以嘗試,本篇使用的一體機配置如下:
處理器: Intel Core i5-2430M
顯卡:集成顯卡HD3000 (無獨顯)
主板: HM65 (Sandy Bridge)
工具:一個容量大於8GB的U盤
軟體:傲梅分區助手專業版,Q-Dir, Bootice, Etcher
訪問Olarila論壇https://olarila.com/forum/ ,註冊新帳號。
註冊成功後,訪問Olarila Image板塊,選擇要安裝的macOS帖子,獲取相應下載連結。
本文以最新版的的macOS Mojave為例,下載Olarila Mojave。
溫馨提示:註冊,下載鏡像需要能訪問谷歌,如果存在一定困難,文章最後提供了備用百度雲盤下載地址。
插入準備好的空白U盤,使用Etcher(下載地址:https://www.balena.io/etcher/)將下載好的鏡像文件直接燒寫到其中。
下圖為燒寫完成後的U盤分區圖:
Olaria鏡像的特點:集成了Clover引導工具,包含了重要的驅動,以及通用的臺式機以及筆記本的config.plist文件,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很多安裝時出現的問題。
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一次安裝成功率,針對不同的晶片組(晶片接口),Olaria也提供了對於的EFI文件夾。
下載連結:https://olarila.com/forum/viewtopic.php?f=28&t=8222
不同晶片組平臺/接口Clover文件夾下載對應表:
下載完成後,後續需將其拷貝到U盤對應的EFI分區。也可先行複製config.plist文件,以增加首次嘗試啟動成功的概率。
由於Windows系統對EFI分區的保護,你可能並不能直接通過資源管理器訪問EFI分區。
這裡介紹一種方法實現複製config.plist文件:
1. 下載打開Bootice工具,選擇對應U盤,點擊"Parts Manage",選擇ESP後,點擊"Assign Drive Letter" 分配盤符。
2. 下載安裝Q-Dir,以管理員權限運行,左邊窗口選擇解壓的對應平臺文件夾,右邊選擇U盤所在的EFI文件夾,建議重命名平臺文件夾下congfig.plist為config3.plist,並拖拽到U盤對應目錄下。
在執行安裝前,還需要在磁碟上分出一塊區域(推薦20GB以上)以便能順利安裝OSX到磁碟上。
1. 打開分區助手專業版,右鍵分區(F為例),選擇」調整分區「功能。
2. 拖動小圓圈,縮小F分區,留出合適空閒空間,點擊 」確定「。
3. 右鍵未分配空間,點擊」創建分區「,文件系統下拉框選擇」未格式化的「, 點擊」確定「。
4. 回到在主界面,右上角點擊」提交「執行操作。
到此步,前期所有準備工作已完畢,接下來就是實際安裝操作。
1. 重啟電腦,選擇從U盤啟動,在啟動菜單中選擇以 UEFI開頭的U盤名稱(MBR磁碟直接選擇U盤名稱),不同的主板/品牌有對應的啟動按鍵。可參考該連結 http://jijiupan.360.cn/startguide.html
2. 成功進入Clover後,鍵盤輸入O,進入配置界面,在Config下選擇想要的config.plist文件,臺式機可以先嘗試默認的config文件,筆記本選擇config2,如果啟動有問題,再選擇前面添加的config3。
3. 回到主界面後,選擇「Boot macOS install from Olarila Mojave 10.14.5「進入安裝界面。
該教程中的默認Clover配置都帶有-V 啟動參數,啟動全程都有如下的黑色滾屏界面。安裝完成後可以修改config文件去掉-v參數。
如果clover配置匹配你的電腦, 那麼大概10分鐘左右,就會進入如下界面
首次安裝需要使用磁碟工具(光標移至最上面,打開 磁碟工具) 格式化準備好的分區為APFS格式。注意不要格式化Windows分區。
格式化好分區後,返回安裝界面。大概10分鐘,會自動重啟。
重啟後,需再次從U盤啟動,鍵盤方向鍵移至 Boot macOS from MacOS( MacOS為格式化APFS分區時填寫的名稱)。
等待幾分鐘後,便進入了「歡迎使用「界面。
一系列的設置後,就可以順利進入桌面了,是不是很簡單?
當然筆者在安裝的時候也並不是一帆風順,按照上面步驟,雖然能成功進入安裝界面,但是卻始終在卡在安裝倒計時。通過日誌發現是由於讀寫問題,最後發現竟然是U盤的問題,換了一個U盤後,便成功安裝上了。
安裝成功後,你可能會發現一些設備並不工作,比如,WIFI不可用,沒聲音。
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是系統並沒有對應設備的驅動,Clover相關配置接下來,就需要你去尋找對應你品牌的驅動及其相關配置,推薦使用「Multibeast」萬能驅動工具。
以上步驟都是通過U盤引導的方式進入蘋果系統,要想脫離U盤直接啟動Clover,那麼就需要通過將Clover寫入到硬碟EFI分區。方式有多種,本文介紹在Windows下實現的方法。
1. 按照前文使用Q-dir的方式,分配EFI分區盤符,並將U盤的EFI\CLOVER目錄複製到磁碟EFI目錄下。
2. 打開Bootice 按照如圖步驟,將Clover引導文件(CLOVERX64.efi)添加到BIOS/EFI中。
3. 重啟電腦,在BIOS選擇Clover,便可以無需藉助U盤進入Clover以啟動macOS。
MBR磁碟並不存在EFI分區,但通過Clover引導工具,可實現引導安裝在MBR磁碟上的macOS。
成功通過U盤進入蘋果系統後,可在蘋果系統上下載安裝Clover程序: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cloverefiboot/files/Installer/
然後選擇如下的設置,安裝Clover到MBR磁碟上:
Q:安裝卡在黑色滾屏怎麼辦?
A:查看具體卡在哪一行,然後上網搜尋對應的解決方案,通常都是config.plist配置問題,如果你的電腦屏蔽了集成顯卡,需要到BIOS裡面開啟。
Q:提示無法在此硬體安裝,是什麼原因?
A:通常這種報錯是由於你Clover配置使用的機型已不再Mojave的支持列表裡面, 你需要修改SMBIOS為Mojave支持的機型。
百度雲盤:
https://pan.baidu.com/s/1h_JRxdK95H7m48dp82QHFg
提取碼: rys7
到此,整個教程結束了, 但黑蘋果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歡迎大家留言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