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人員是社會中的特殊群體:
從法律角度看他們是違法者;
從醫學角度看他們既是一種反覆發作的腦疾病病人,
又是毒品的受害者。
禁毒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國家鼓勵公民、組織開展公益性的禁毒宣傳活動。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和公民,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履行禁毒職責或者義務。國家採取各種形式開展全民禁毒宣傳教育,普及毒品預防知識,增強公民的禁毒意識,提高公民自覺抵製毒品的能力。
8月11日上午,壽縣禁毒辦例行在轄區派出所對社戒社康人員進行毛髮檢測,在等待檢測的人群中,一個穿著時尚,髮型亮眼的社康社戒人員引起工作人員的關注,該男子在採集室裡顯得很局促不安,手時不時地摸向自己的頭髮,在回答問題時也有點含糊。工作人員按要求取下男子的毛髮後進行檢測,多次檢測結果均為無效,此時該男子開始話多了起來,神態也開始緊張起來。
工作人員觀察到該男子頭頂部分和下方一圈毛髮顏色有細微的不同,並且從男子狀態轉變察覺懷疑,想對其進行第三次檢測,拿起一綹頭髮準備剪,男子下意識地遮擋,工作人員感覺頭髮的手感粗糙很硬,掀起頭髮令人哭笑不得地發現是一個假髮片,去掉假髮後是一個「地中海禿頭」造型。
經訊問,該男子承認自己有吸毒史,在接到進行毛髮檢測的通知後,為了躲避檢查,自己主動把前面和中間的頭髮剃光併購買了一片式假髮佩戴,表示在整個檢測過程中內心十分煎熬,最終也還是沒能逃過工作人員的火眼金睛。下一步,工作人員將對該男子血樣進行檢測,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公安部下發的《涉毒人員毛髮樣本檢測規範》其中第十條明確規定,髮根端3釐米以內的頭髮樣本檢測結果為陽性的,表明被檢測人員在毛髮樣本提取之日前6個月以內攝入過毒品。
也就是說毛髮檢測能夠測出6個月之內有沒有吸毒,對於吸毒人員來說,這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所以檢測結果相對尿檢來說更有說服力。
毛髮檢測時遇到頭髮採集困難的情況,如可疑人員沒有頭髮,工作人員可通過眉毛採集替代,不影響毛髮檢測結果的認定。
版權聲明:【本平臺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