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東外環林帶的華夏公園內,有一處專門救助受傷野生動物的家,這裡救助收容了市民發現或從其他渠道而來的野生動物。不僅如此,這裡還是上海本土物種獐種群恢復的試驗地,至今已累計繁育超過400頭獐。
華夏公園野生動物救護點成立於2005年,基本具備收容哺乳類、爬行類和禽類野生動物的條件。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野生動物受到了市民的高度關注,全市的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工作量同比往年大幅上升,其中這些野生動物送來華夏公園的數量也大大增加。今年上半年,這裡收容救護野生動物43次,82隻。
華夏公園救護點,主要針對本地常見的受保護野生動物進行收容救護,待動物個體恢復健康後,由浦東新區林業站組織放歸野外。如遇是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和外來物種,則移交至上海動物園、上海野生動物園進行進一步收容救護。
救助東方角鴞
網上解救懷氏虎鶇放歸貉
救護丘鷸
十多年來,華夏公園救護點的設立,有效緩解了上海動物園和上海野生動物園的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壓力,起到了一定的分流和緩解作用。
除了收容救護野生動物,華夏公園還是上海本土物種獐種群恢復的「試驗地」。
獐是上海「土著」居民。根據化石發掘和文獻記載,早在新石器時代,上海地區就有獐的分布。19世紀80年代,上海市郊、青浦、奉賢等地還生活著很多獐。然而,隨著人口密度的增加、社會經濟的發展,適合獐生活的環境逐步萎縮。自2007年,本市相關部門聯合高校開始獐種群恢復研究,從浙江引入21頭成年獐放養於華夏公園內。這些獐不僅適應了上海的氣候等自然環境,還成功繁殖。隨後,在華夏公園裡出生的獐和其他繁育個體一起逐漸在松江浦南林地、濱江森林公園、浦東新區南匯東灘、崇明明珠湖公園、松江新浜林地等處「開枝散葉」。
目前,華夏公園的獐園內生活的獐家族,它們或躺、或臥或於林間嬉戲,還經常有市民來看望它們。由此,華夏公園也將市民公園與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為本市公園經營建設和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探索出新思路。
素材來源:@上海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