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的前半生只有一個願望,尋得一個對她做得到一心的人,與他恩愛相守到老。浣碧的前半生有兩個願望,一個是擁有一個有名有姓的正兒八經的名字,一個是母親的靈位可以進入祠堂得到供奉。兩個願望也可以糅合成一個願望,浣碧想要的是一個身份。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上天有意作弄,兩人的願望都只被實現了一半。甄嬛遇到了皇帝,是可以相守一生的人,卻不是一心的人。果郡王是那個對她一心的人,卻不是她可以享受到老的人。她待在皇帝的身邊,心中思念著果郡王,真心和陪伴她只能得其一。
浣碧也同樣的願望沒有全部實現,她的母親的靈位得到了供奉,她想要的那個身份,卻終究沒有能得到。她想要甄遠道認她,她想要正兒八經的成為甄家的女兒,可是她只能是義女的身份,並且都不是直接的給甄遠道當義女,而是因為當了甄嬛的義妹的關係而成為義女。
她的姓氏也不是跟隨甄遠道取,而是跟隨甄嬛,甄嬛被皇帝賜了姓,皇帝將甄嬛說成是四阿哥的生母,年齡上都添了十歲,在名義上她就不是甄遠道的女兒了。浣碧作為甄嬛的義妹,只能跟著甄嬛姓鈕祜祿。這是個大姓,比甄姓有地位,卻不是浣碧想要的。她終究沒能成為甄家的女兒,她的名字記入的族譜也是鈕祜祿的族譜。
有了全新的身份,全新的姓氏,也還要全新的名字。有點讓人無語的是她的名字不是來自於親人所取,而是內務府的外人擬定了幾個名字,讓她來挑選。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名字裡很多時候都含著父母對於孩子的期待和祝福,而浣碧是註定享受不到這份親情的溫暖了。
浣碧被皇帝賜婚,又是貴妃的義妹,內務府和禮部都辦得很細心,在問名的環節,擬定了三個名字讓浣碧挑選,分別是玉隱、玉沁和玉喬,那麼為何浣碧會選擇玉隱這個名字呢?大家可看懂了嗎?其實當時浣碧看到名字的時候是不滿的,甄家的女兒都是從玉從女的,她只從玉看起來就不像是親生的。
但是她只能從這幾個名字裡面選,因為甄嬛在她的疑問之後,轉了話題說甄遠道的病好了,她母親的靈位入祠堂的事情要緊,就是在暗示浣碧要適可而止見好就收。她就明白了甄嬛的內心裡並沒有那麼的心甘情願,讓她正名又嫁給果郡王,因此她選擇了玉隱。
一方面,是對甄嬛表示服軟,她當時看了甄嬛一眼,然後才選了這個名字。第二,隱這個字是隱藏的意思,可以表示她是被甄家隱藏起來的女兒,與她的真實的經歷也符合,她就是被甄遠道隱藏起來的親生女兒。第三,隱也表示隱忍的意思,浣碧用這個名字來時刻提醒著自己,要懂得隱忍,有些事情自己無力反抗的時候,就只能接受,不僅是義女的身份,還有果郡王的心中永遠只有甄嬛這件事。
猜你還想看:
甄嬛傳:難怪果郡王甘願飲下毒酒,你不看看他回宮前去哪了!
甄嬛傳:你只知莫言師太救過甄嬛的命,可誰了解過她的真實身份
最無聊的小遊戲,你小時候一定玩過!超過88888分,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