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中那個戴手銬的人,就是男主角劉傑,外號駱駝(于洋飾演,也是本片導演)。駱駝是一名公安,曾經是戰爭年代的偵察英雄。
"文革"初期,在某科研單位突然發生一起兇殺案,保密室工作人員小黃被暗殺,發射飛彈的A--1號燃料也被盜竊。此時,正受審查的老公安偵察員劉傑也突然逃跑。由此,一場公安人員與特務之間追捕與反追捕的較量在開往雲南的火車上悄然展開。
受審的公安偵察員劉傑忍辱負重,將罪犯特務捕獲,自己卻依然沒有擺脫自己收審的命運,劉傑將手銬戴到特務蘇哲手上,另一端戴在自己手上拖住了蘇哲,公安戰士聞場趕到到抓住了蘇哲,繳獲了敵人盜走了A--1號燃料。但劉傑仍然被葛副部長下令逮捕,他戴著手銬被押上飛機。拍《戴手銬的旅客》時,已經年過半百的于洋親自出演動作場面,正是影片中的這些驚險場景吸引了大量的觀眾。
導演兼主演于洋,在影片公映多年後就該片的創作經歷接受媒體訪談話時說:「那時,我本在著手準備拍攝《大海在呼喚》,突然在《電影創作》上看到一篇反思「文革」的報導,寫文章的人曾經是山東的紅衛兵小將。文章深深地打動了我,因為這段歷史我太熟悉了。我馬上找到馬林(電影《鄰居》的編劇)來幫我改編這個劇本,而且電影裡的很多臺詞都是我自己親自改寫的,比如『拿大頂看世界,一切都顛倒了』。」
于洋喜歡劇本有兩點:一是動作性強,劇情熱鬧,充滿驚險氣氛,很合他的喜好。二是劇本表現 的運動都是于洋親歷的,他曾在長春市公安局任職,,有著深刻記憶。他提到趙子嶽等人冒著「反革命」罪的危險,為他和夫人楊靜傳遞紙條、通風報信,人的這種真情實在太可貴了!所以他導演影片的立意,是歌頌革命戰友的真情,表現一個真正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原作中罪犯是向西北逃竄的,主人公劉傑也是向新疆方向追敵,這個指向很明確,目的地是去蘇聯。劇本修改時怕引起國際糾紛,改為敵特朝雲南邊境逃竄。
很喜歡于洋,戲骨風範,正義持重。片中年幼的蔡明當時只有19歲。戴手銬的旅客是80年代著名的影片,劇情緊張激烈,跌宕起伏,年過半百的于洋親自出演動作場面, 充滿力量和希望。 八十年代,一批反特影片重返銀幕,本片可以說是將反特片的熱潮推向了一個高峰。
駝鈴 (《戴手銬的旅客》電影插曲)駝鈴 (《戴手銬的旅客》電影插曲)主題曲《駝鈴》 緊扣劇情,旋律優美,感人至深,打動無數人,經典迴響傳唱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