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英:微博名@王守英是仙女,山東泰安人,小學文憑,在老家的工作是每天早上給她媽媽的早點鋪賣早餐,她利用賣完早飯的無聊午後開始她的設計。在2013年3月份開始在微博上發表她的設計作品,然後迅速走紅。
王守英的出場方式幾乎和芙蓉姐姐、鳳姐如出一轍:
不同的只是後兩者無節制誇讚的是他們的容貌和智慧,而王守英誇讚的是她的設計。
幾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王守英了解網際網路特性,她知道這誇張文字出現的必要性,她需要關注,便想方設法招來關注。這段話絕不是空穴來風。
在今年五月份王守英頻繁@袁姍姍 ,下面是部分內容:
關於這段袁姍姍最終都沒搭理的自我炒作,王守英在時尚博主gogoboi的採訪中坦蕩回覆:
她說:「我黑這些明星就是為了出名。我覺得就是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我之後,我的這些設計會有人能夠幫助我,我是因為覺得我現在的紅度還不夠,所以是沒有讓更多人看到,我是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看到之後,他們就是有人願意幫我。」
一些時尚博主對她的設計進行了這樣的詮釋:
罵聲和讚美聲同時踏來:
與此同時,有人找到她並找來外籍模特把她的設計作品拍攝成時裝大片:
有品牌更是找到她,把她的設計變成可以在市場上售賣的成衣,並且還拍攝由她親自擔綱模特的大片:
她還上了電視:
這一切的發生除了她的聰明、天賦,更是網際網路時代帶來的奇蹟和逆襲。王守英宣稱自己希望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國際設計大師,她是有野心的人。
而故事發展到這裡我幾乎要以為這是網際網路造夢的完美開始時,VICE中國的一則紀錄片則讓我看到這一切夢想的盛開及隨時被掐死的可能:
VICE中國不僅幫王守英實現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時裝秀——在她的老家,看秀的是一幫她那些父老鄉親,之後拍攝了另一檔節目把她的作品放在上海某個美術館展出時候看展的人的評價,他們刻意呈現這種不同階層的人對她作品完全相左的評價。這些反應也都是早就可以猜測到的。
相比之下我更在意她出生的環境帶給她的可能是最致命的影響。
而這時我又想到gogoboi採訪她時候她說那句「我想要出名,我希望更多人知道之後,他們有人願意幫我」不禁有一種特別心疼的味道。
王守英所代表的是一種超乎尋常的創造力,粗糙的材質、做工並不能阻止大家發現她的驚人創造力,但是假如要按著她的理想往前她需要伯樂的幫助,毫無疑問,她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伯樂,並且更加不用質疑的是——她的創造力值得這樣的幫助。但是這網際網路時代的時尚奇蹟是不是能夠發生不是她一人之力能夠做到,在這時代走紅和淹沒都是分分鐘的事情。
最後給大家放一段gogoboi採訪王守英媽媽時候視頻截圖,這段對話讓人唏噓:
最後三張視頻截圖是gogoboi問:「那你覺得這個帽子好看嗎?」王守英媽媽回答:「不好看,我覺得她做得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沒有用。」
王守英最終會否成為一個網際網路時代的時尚傳奇抑或一個終將終結的荒誕笑話,假如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伯樂,那麼對於這個中國農村的女孩來說「時尚設計女王」的夢想或是一早就註定將夭折的夢。但總算是好的,至少,現在,她的青春正在怒放。
最後再次送給大家我最愛的這句來自嚴歌苓的話:「所有生命都得在有限周期內,活出濃度和力度,並打出最燦爛的活著的標誌。花開花落都在轉瞬之間,但開放就是怒放、就是垂死掙扎般地爭豔。」
全球攝影人檔案結後語:
最初看到gogoboi採訪王守英的視頻時候就準備寫些什麼,後來懶著一直沒寫。這文章在最初立意時是準備以創意為主題的,畢竟這個可以跟攝影更直接掛鈎,但是看到VICE的採訪視頻之後我不可抑制的把主題往這個方向發展,或許因為我也是女人,也被我媽強烈的不認可,並且很了解農村對於她這樣一個女人來說意味著什麼。當然永遠不能否認這壞境造就她,但這環境與她相生又相剋。如我上文所說:「在這時代走紅和淹沒都是分分鐘的事情」。王守英的人生會走向何種方向?我想我更願意看到的是一個網際網路時尚奇蹟的誕生,而不是一個最終被生活湮滅的農村女人。
以下是VICE中國為王守英拍攝的紀錄片,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高清版本。
假如你覺得好,請幫忙轉發。主頁菌,謝謝你們啦。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