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科研成果依託西藏在建DG水電站工程,針對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脆弱現實問題,以「不擾動就是最大的保護」理念為出發點,提出不新開料場、不設置永久渣場的規劃理念,研究利用全部工程開挖複雜料源進行砂石骨料生產,最大限度避免了對雅魯藏布江生態環境脆弱區自然環境的破壞,同時也節省了料場開採的工程投資。
該科技成果實現多個「首次」:
——首次實現在大型水電工程中無開採料場先例,研發的砂石加工系統環境保護綜合技術確保了汙水「零」排放,細砂「高」回收、粉塵源「強」控制、棄料揚塵「減」汙染;
——首次實現壩式開發的大型水電工程無開採料場先例;
——首次實現完全利用工程開挖料滿足混凝土骨料、圍堰填築等料源需求;
——對比於目前國內的大型水電站工程,西藏DG水電站採用複雜料源生產人工砂石料工藝技術亦屬首創。
此前,經中國大壩工程學會評定,該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也極具推廣價值。
近年來,智慧財產權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企業發展和競爭的制高點,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水電九局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依託重大工程項目,開展科技研發和專利保護,將技術與實際生產相結合,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問題,不斷推進科技創效、提升發展質量。技術上的優勢始終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砝碼」,更是企業增強發展能力、應對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要主動贏得市場競爭,必須加強技術創新和實踐,構築和保持自己在各個領域的優勢,並通過做好工程創優和重大獎項策劃及申報工作,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增加市場競標的「籌碼」,為邁向「強局之路」增添發展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