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的情人節,你的男(女)朋友沒有讓你失望吧?——我就不加入討論這個節日如何造成 peer pressure 、帶來交通擁堵、導致物價上漲(那些故意抹掉價格並且偷偷加上 15% 不知道什麼費的花哨情人節菜單)。希望除了情人節,你們感情一樣好。
言歸正傳。新工作年又開始,要補的課實在太多。所以接下來,會有一些以「什麼是」開頭的文章,用來把在菜單上常見常吃的、看似很懂實質未必說得清楚的食物食材都學習一下。拋個磚、引個玉,有說得不對的請留言指正。
今天就說說凱撒沙拉。
——————————————————
這款常出現在美式餐廳菜單菜式原來誕生於美帝鄰國墨西哥。人紅是非多,關於凱撒沙拉的起源也有很多種說法。但流傳最廣的說法(因此姑且也認為是最靠譜的)是這樣的:
凱撒沙拉是一個名叫 Caesar Cardini (凱撒·卡蒂尼)的哥們發明的(「Caesar」 在義大利語裡的寫法是 「Cesare」,看過 「The Borgias」 、即《波吉亞家族》的同學應該知道怎麼讀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義大利人卡蒂尼和弟弟 Alex 從義大利跑到美國加州聖地牙哥發展。但兄弟倆到美國時,不巧美國還在禁酒(對開餐廳的人來說無疑是巨大打擊),於是他們跑到距離加州邊境很近的墨西哥旅遊城市蒂華納開餐廳,以期繞開禁酒令做生意。
開在墨西哥的最早的一家 Caesar's 餐廳,拍攝於 1930 年前後
凱撒的另一家餐廳 Caesar Cardini Café ,拍攝於 1935 年前後
蒂華納(Tijuana)是墨西哥第四大城市,不僅消費比美國低、能賣酒、還能看 show 賭博什麼的,至今依然是美國人民常去度周末的地方。在禁酒令時期,蒂華納順理成章成了美國人跑去享受在國內享受不到的酒精的「禁果天堂」。開在蒂市旅遊區的凱撒餐廳(Caesar’s)因此沾了光,凱撒沙拉也正是在去蒂市消遣的美國人口口相傳之下,做大做強,蜚聲國際。
據說(只是據說),凱撒沙拉是偶然機會下搞出來的。某日凱撒的餐廳突然來了很多朋友和客人,而廚房裡不剩下什麼了,凱撒靈機一動就從現有的材料裡選了幾樣,再搗鼓搗鼓,就做出了這麼一款「流芳百世」的沙拉。(當然,每一道名菜背後都存在很多偶然,還是不要太較真。)
說起來,幾乎關於凱撒沙拉的所有文字記錄,都指向美國家庭料理界大拿茱莉亞·查爾德(Julia Child)老師的 「From Julia Child's Kitchen」 一書。也許這麼介紹查爾德老師有點太不識泰山了,這麼說吧,她被譽為將法國料理傳入美國的第一人,如果你看過《隔代廚神》(「Julie and Julia」)這部電影,梅姨飾演的就是她。
拌沙拉中的凱撒·卡蒂尼
據查爾德書中所寫,她大約是在 1925 或 1926 年左右跟隨父母去蒂華納玩的時候,吃到由凱撒·卡蒂尼先生親自做的凱撒沙拉。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卡蒂尼用的那隻碩大的木碗、兩片長葉萵苣還有兩隻雞蛋(為了潤色幾片葉子居然使用了整整兩隻雞蛋,這在查爾德看來非常多)。直到現在,Caesar’s 傳宗接代的管理者們,依然保留了現場做沙拉這個項目——就像全聚德的片烤鴨環節一樣,侍應生會推著一個小車來到你面前,上面放著一個大到足夠做嬰兒洗禮盆的木盆,在顧客面前拌出一盤傳奇沙拉(想像一下,覺得其實有點做作…就是沙拉而已啊)。
拌沙拉中的當代凱撒餐館員工
據凱撒女兒回憶,凱撒只用一棵萵苣裡比較嫩的那幾片葉子和其心部,從不切碎那些葉子。他將水煮蛋放在這些葉子上面,用兩把木勺小心把雞蛋碾碎並均勻附著於葉子所有地方,通常是將葉子「鏟起」而不是將它們翻轉拋起,以免弄破這些綠油油的菜葉(這個動作相當 tricky ,可能不是嘴說能說清楚的…)。拌好的凱撒沙拉,也是必須葉子疊葉子、有層次的小心擺好,莖凸起的那面朝外,再在上面放置適量烤麵包丁。
由於這些葉子非常大片,凱撒最初是建議大家用手來吃凱撒沙拉的。但現在我們看見的凱撒沙拉幾乎沒看見完整菜葉的是不?據說那是因為,凱撒後來發現美國人非常不適應用手拿起油乎乎的葉子啃,於是改用了切碎的萵苣來做凱撒沙拉。
說到這裡,你是否已經想起凱撒沙拉長什麼樣?如果不是很記得,請你翻回到文章最頂部,看看主題圖片,然後再對比一下下面這張原料圖。
圖片來自凱撒餐廳官網
上面這張圖片清晰可見凱撒的原料包括長葉萵苣、(煮熟1分鐘的)雞蛋、烤麵包丁(croutons)、帕瑪森芝士。醬汁旁邊那個圓形容器裡放的褐色東西很可能是鳳尾魚。現在在凱撒餐廳裡出售的凱撒沙拉裡都有這種原料,但據查爾德的回憶(應該說是強調),最原始的凱撒沙拉裡是不含這種東西的,鳳尾魚的味道來自凱撒所用的李派淋急汁(Worcestershire Sauce)的味道。此事在美國廚藝界還引起過爭議,我覺得我吃過的凱撒沙拉裡含有的小碎片可能就是磨碎的鳳尾魚粒,總之不難吃。
現在蒂市的凱撒餐館曾在 1990 年代歇業過幾年,重新開業後,為了吸引顧客和增加收入,該店還引入了無上裝舞表演俱樂部
使用如此簡單的原料製作,凱撒沙拉突然就成了風靡美歐兩洲的菜式。想想也覺得挺神奇的。在凱撒沙拉傳遍世界之前,部分美歐群眾甚至認為吃沙拉是一種很激進的行為,或者,只有娘娘腔才會去吃沙拉這種東西…凱撒沙拉後來廣受歡迎,也許因為它做起來實在比較方便,原料又不難準備,而整個製作和享用過程能讓所有人參與其中的緣故吧。
以下是茱莉亞·查爾德認可的凱撒沙拉食譜,供你參考(注意,沒有加鳳尾魚,跟凱撒餐廳供應的略有出入):
=== 關於「吃很重要」===
微信號:wehavetoeat / 吃很重要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留言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