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陰液的虧損打破了原有的陰陽平衡,陽就會相對亢盛,導致陰虛火旺的虛火病症。通過滋阻補血而退虛火,效果不錯。常用中成藥有四種。
一、大補陰丸是治療虛火的代表方劑,由熟地黃、知母(鹽炒)、黃柏(鹽炒)、龜甲 (制)、豬脊髓組方。功效:滋陰降火。適用於陰虛火旺引起的骨蒸潮熱,遺精,盜汗,吐血,咯血,頭暈,耳鳴耳聾,五心煩熱,失眠多夢,口乾咽燥,腰膝酸軟等症。口服,1次1丸 (6克),每日2—3次,淡鹽水或溫開水送服。忌食辛辣食物;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者慎用。
二、青蒿鱉甲丸 由人參、黃芪、白朮、生地黃、鱉甲、龜板膠、青蒿穗、地骨皮等組方。功效:養陰,清熱,補氣。適用於骨蒸內熱,或寒熱似瘧,或朝涼暮熱,漸至咳嗽痰紅,肌消骨痿,夜多異夢,而成癆瘵者。早晚空腹各用溫開水送服9克。
三、歸芍地黃丸 由當歸、白芍(酒炒)、熟地黃、山茱萸 (制)、丹皮、山藥、茯苓、澤瀉組方。功效:滋肝腎,補陰血,清虛熱。適用於肝腎兩虧,陰虛血少,頭暈目眩,耳嗚咽幹,午後潮熱,腰腿酸痛,腳跟疼痛。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9克),每日2- 3次。
四、養朋清肺丸 由地黃、玄參、麥冬、川貝母、丹皮、白芍、薄荷、甘草組方。功效:養陰潤肺,清熱利咽。適用於咽喉乾燥疼痛,乾咳;少痰或無痰。—口服,1 次1丸(9克),每日2次。忌煙、酒及辛辣食物。
腎是脊椎動物的一種器官,屬於泌尿系統的一部分,負責過濾血液中的雜質、維持體液和電解質的平衡,最後產生尿液經尿道排出體外;同時也具備內分泌的功能以調節血壓。在人體中,正常成人具備兩枚腎臟,位於腰部兩側後方。腎臟中特有的酶是甘油激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這兩種酶是十分重要的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