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杜拜西洋棋公開賽出現了驚人的一幕——26歲的喬治亞西洋棋大師蓋奧茲·尼古拉澤涉嫌在比賽中使用智慧型手機作弊。尼古拉澤最初否認指控,但手機裡的社交媒體帳號都是他的,而且手機安裝的棋局分析應用軟體也正在分析他的比賽。賽會認定尼古拉澤作弊,把他驅逐出了比賽。同時,尼古拉澤還將面臨最高禁賽15年的處罰。
尼古拉澤用智慧型手機作弊,再次引出了一個話題:今天的人工智慧是否已經超過了人腦?
人工智慧或電腦其實就是人腦設計的電腦應用軟體,所以經常有人提出,電腦是否會戰勝人腦並最終替代人腦。在尼古拉澤作弊之前,已經有相當多電腦戰勝人腦的經典案例。1997年5月11日,IBM設計的電腦棋手深藍與西洋棋世界冠軍加裡·卡斯帕羅夫進行對決。卡斯帕羅夫不幸被深藍擊敗。2006年8月11日,首屆中國象棋人機大戰在北京奧體中心進行,對手是中國設計的超級電腦浪潮天梭和以徐天紅、柳大華為代表的5名中國象棋大師。經過兩輪緊張激烈的酣戰,浪潮天梭以5.5比4.5戰勝了人腦。最令人嘆息的是,2011年1月,在美國益智類電視節目《風險》中,經過3天人機大戰,最終電腦戰勝了人腦。
即便有這麼多經典案例,但也並不意味著電腦戰勝了人腦。
首先,人腦和電腦之間博弈是不公平的。沃森是由10臺IBMPower750伺服器組成的,這意味著在沃森的背後有2800個專家在幫助它理解、分析問題,並迅速作答。但是,詹寧斯和拉特並沒有助手,他們不能在現場求助上千個專家。
超級電腦浪潮天梭是中國人工智慧、高性能計算機,共裝有64個並行處理器,相當於64人與一人下棋。戰勝西洋棋特級大師卡斯帕羅夫的深藍有32個並行處理器,相當於有32名高手在幫助它,而人類棋手則只有一人。
其次,電腦的優勢只體現在較有規律的博弈上,如西洋棋,但對於更為複雜的圍棋,電腦目前還很難戰勝人腦。圍棋總體上是一種立體交叉的「全球戰爭」,幾乎無規律可言。但西洋棋則有無數的規律,每個棋子只能按照一定的規則行進,如象走斜線,馬走L線。所以,按規則設計的軟體是有可能打敗人腦的,這也是尼古拉澤向棋局分析應用軟體求助的原因。
電腦並不能替代人腦的原因還在於,電腦並不能完全懂得人類語言。要理解人類語言中的隱語、雙關語、比喻義、引申義、反語和謎語等就更困難,這就使得為計算機的編程非常重要。從本質上來看,讓電腦弄懂人類的語言實際上也是人腦在操控電腦。
不過,認為電腦或人工智慧最終可以戰勝並替代人腦的也大有人在。有人認為,按照摩爾定律,人類有望在22世紀開發出能夠戰勝人腦的電腦圍棋手,到2045年機器人將比人類更聰明。因為,技術發展的奇點在若干年後可能出現。
然而,現在的尼古拉澤只不過是想藉助棋局分析應用軟體,即藉助更多的人腦來作弊,算不上是戰勝人腦。即使電腦未來可以比人腦聰明或替代人腦,也意味著電腦永遠是人腦的附庸,因為電腦是人腦創造出來的。在電腦或人工智慧可以全面優於人腦之前,人腦也早就在為它們制定規則了,就像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一樣,電腦只會永遠服從於人,而不會對人造成威脅。
□張田勘(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