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性文化節上,華中師範大學性學教授、上海金賽文化傳播中心首席科學家彭曉輝被潑糞,一時舉國轟動。
潑糞大媽出監後表示,絕不能允許金賽文化禍害中國人。
金賽是誰?他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請看北京科技報的一篇報導。http://tech.sina.com.cn/d/2004-11-17/0934460467.shtml
阿爾弗雷德·金賽一直被看成是美國著名生物學家、性社會學家,1897年6月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的一個小鎮。1919年,金賽從哈佛大學獲得生物學博士學位之後,來到印第安那大學任教。由於《金賽性學報告》的巨大成功,印第安納大學於1947年成立了這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研究所。
據報導,從1938年到1956年,金賽博士和同事一共搜集了1.75萬份訪談案例,積累 了大量極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在當時,要讓民眾對別人講出他們的性隱私是相當不容易的。人們一直感到疑惑,金賽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金賽研究所一直這樣回答:「因為金賽博士向被訪人保證,他們的名字不會出現在調查表上,這些調查表沒有鑰匙的人絕對無法看到,而且這些資料永遠不會向大眾公布。幾十年來,我們一直恪守當初的諾言,儘管許多個人和機構出高價購買,但都被我們一一拒絕了。」
據金賽傳記的作者詹姆斯·瓊斯在調查了那所研究院的檔案、文件、書信,並採訪了金賽生前的同僚後的結論是,金賽自己的私生活藏有許多秘密:他不但自幼有同性戀傾向,而且也具有色情受虐狂癖好,於成年後這種性行為嗜好更變本加厲。他的秘密生活的同好者是一個親近友好的小圈子,有時借「研究」為名成為他的性伴侶。可奇的是他的特殊行為並不影響他的家庭生活。他生有二男二女;據一般了解,他的家庭生活是美滿的。只是他的秘密生活無疑引人質問他的研究方法的客觀性。
他的多年研究工作以及他自己的性傾向當然也把他引入一個自由放縱的性生活世界。他和研究院同僚與少數外面人士,無形中組成了一個性自由烏託邦。在這個完美理想世界中,成員可以不必顧慮社會固有對性的禁忌,男子可以任意嘗試同性戀行為,他們的妻子也可以找尋自己所喜的性伴侶。瓊斯說他曾採訪了那個烏託邦一位成員。那人供認他不但與金賽本人嘗試了同性關係,而且也與金賽夫人克萊拉及其他男女發生關係。
中國反色情網:www.haongo.com
本站郵箱:wzyg2010@163.com
現在的人,受西方性開放的影響,網絡、電視、報刊等媒體上充滿著色情的誘惑。
未婚同居、一夜情、婚外戀、三陪小姐等成了流病,以醜為美、以假當真、以惡為善,價值觀、人生觀顛倒,層出不窮的情色放縱帶來的災難人生的破敗悲劇。
主要原因是缺失【聖賢文化的教育】。
如果您有受西方性開放價值觀的傷害的真實案例。請發到微信公眾平臺來懺悔,並教育大眾!
積善之家 必有餘慶
積惡之家 必有餘秧
救人命是最大的善事,
為了中華民族的未來。
(傳遞正能量,築成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