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順風車司機對乘客的評價。 微信公眾號截圖
5月11日,一個微信公眾號發帖稱,當乘客打滴滴順風車時,司機決定接單前,就會看到乘客的相關信息。這些信息包括乘客此前搭乘順風車的時間、地點、消費價格,以及司機對乘客的評價。
記者翻看帖子中的截圖發現,在司機對乘客的評價中,不乏「顏值爆表」「不化妝也漂亮」「聲音甜美」 「美女下車時絲襪容易走光看的想入非非」等引導性的信息。
據媒體報導,2015年6月,滴滴順風車業務正式上線。在普通打車過程中,滴滴順風車增加了一項社交功能。當行程結束,車主和乘客可以在APP端的評價頁面中,選擇滴滴順風車預先設定好的「印象標籤」,評價對方。滴滴順風車的資料庫中收錄了很多類如「這個美女不一般」、「直男」等短句和詞組,資料庫中的詞語會不定期更新。如果用戶願意,還可以自己創造詞句。
而滴滴順風車後臺則會收集每一個用戶獲得的所有「印象標籤」,當用戶下一次接受訂單或發出訂單時,其所有的「印象標籤」都會集中展示出來,被其他用戶看到。
滴滴順風車在宣傳上多次強調社交。
「這些『印象標籤』不僅能讓車主和乘客互相了解,更有助於滴滴順風車進行精準匹配。」滴滴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黃潔莉在上線之初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滴滴順風車未來或也會根據車主和乘客的標籤,為用戶匹配相似的同路人,用戶將有機會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而在每段行程結束後,如果車主與乘客互相感覺投緣,還可以通過滴滴順風車平臺繼續聯繫,進行對話。
2015年9月,黃潔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說,C2C的輕模式決定了滴滴順風車不會追求確定性和效率,而是追求「獨特的體驗、有趣和便宜」。
據澎湃新聞,一名網約車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滴滴順風車司機與乘客的「互評」功能,儘管初衷是強調社交,但對這些評價平臺缺乏有效的管理,「平臺應該加強對評論內容的審核與管理,過度偏離乘車過程本身以及露骨的評價,平臺應該設置屏蔽功能,或者對司機做出提醒。」
5月11日,記者聯繫滴滴,公司方面暫未對此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