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都求鄰居好,可家住四季園小區的王師傅,偏偏希望「鄰居」趕快跑!因為最近幾天,他遇到了一件頭疼的事情。他家門口的一棵樹上,成千上萬隻蜂飛來飛去,裡面還有一個蜂窩,看了都讓人害怕,那個人要是大意惹了它,蜜蜂群起攻之,那個就玩大了,躲都不得辦法躲。
王師傅:前兩天 我們看到這個地方 就是突然的 有了這麼一個蜜蜂窩
可以看到,路邊的樹上有成千上萬隻蜂聚集著,時不時的飛來飛去的。王師傅說,這邊靠四季園小區和幼兒園非常近,來來往往的孩子和家長也非常多,擔心這個會存在很多的安全隱患。
王師傅:其他人關鍵人家買包子的 帶小孩來 非常害怕
這塊,在王師傅家向北五十米的一個娛樂休閒亭子裡面,也有一個蜂窩。
四季園小區物業公司 楊經理:這個蜂巢大概存在有三個月的時間
那麼四季園小區的兩個蜂窩都是什麼蜂呢,對人的攻擊性強不強?周邊的居民對此也是憂心忡忡。
四季園小區物業公司 楊經理:它對這個過往的行人,以及在這個亭子裡面休息的人員呢,容易帶來人身侵害,估計還有毒
居民1:從這邊到廣場上去,我們也沒有注意到這個馬蜂窩
居民2:馬蜂 馬蜂 咬人沒有命
居民3:這個肯定怕呀
為了消除四季園小區老百姓心中的隱患,我們記者特地請了捕蜂能手鄒維到了現場。
記者:這個是什麼蜂啊?
捕蜂能手 鄒維:蜜蜂 這個不是馬蜂 這個是蜜蜂 這個蜇人呢 但是它沒有馬蜂那麼厲害 這個本來就是從亭子那邊飛出來的
鄒維講啊,這個蜂並不是攻擊性很強的馬蜂,而是揚州本土的中華蜂。
鄒維:這個蜂在野外的數量是逐漸減少,有些養蜂人就為了保護保護這個物種啊,這個野生蜂的產量很低。一般專業的養蜂人,不要這個東西。但是出於對物種的保護,他會把這個蜂收回去,繼續飼養。
鄒維告訴我們記者,這種蜜蜂是益蟲,他不忍心直接用藥水把這些蜜蜂打死,而選擇更為巧妙的一種方法,聯繫了專業的養蜂人把這些蜜蜂收走。一個半小時後,專業養蜂的朱師傅從外地趕到了現場。
專業養蜂 朱師傅:這個主要是兩種情況,第一種可能是剛才地方的巢蜂,比如它在那個地方,生活的不習慣了,跑到這個地方來了。還有一種最大可能性就是分蜂。它到了比較多的時候呢,它發展比較大的時候,就會分一半出來,就會重新找地方做窩。
朱師傅說,這種蜜蜂,目前在揚州都少見了。為了不讓它們傷到人,朱師傅和朋友立即用專門捉蜂的罩子,用工具來慢慢剝動蜜蜂,用網袋讓蜜蜂爬進去,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操作,成千上萬隻蜜蜂全都進了網袋。
專業養蜂 朱師傅:但是它對於生態來說,其實作用還是非常大的。中華蜂在中國好幾千年了嘛,它對授粉啊,對生態的作用是非常好的。你發現這種蜂,你不碰它的話,它不會主動攻擊人。一般的來說是沒有什麼傷害性的。
隨後,朱師傅到旁邊的亭子裡面,爬上梯子親手去摘掉,亭子中間這個小的蜜蜂窩,這才徹底消除居民心中的擔憂。
王師傅:很感謝他們 很滿意
鄒維:一般情況下呢,正常體質的人蜇下來,不要緊沒有什麼大問題,就弄點肥皂水搽了就行。但是有一個問題,1000個人這邊有1個人,對蜂毒過敏的,那個蜇下來,要趕緊上醫院,要掛水要脫敏,否則有生命危險。
蜜蜂是對我們人類有幫助的益蟲,跟馬蜂不同,這塊呢也是很人性化的,益蟲我們要保護,下次哪位再看到蜂窩分不清,千萬不要上前,可以找專業人士先來看下子,然後再想下一步的處理辦法。另外,好像四季園的這個馬蜂窩不少呢,上周我們剛剛報過一個家住四季園秋南苑的戴老太,也這個情況,我建議物業啊,近期在小區做個統計,然後請專業人士上門,一家家做處理,也算是為民辦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