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當時的臺北縣政府委託臺大學者執行「地景保護風化藥劑測試及處理」,希望找到防範蕈狀巖風化的藥方。2014年臺大高分子所團隊執行巖石補強計畫,希望延緩女王頭風化的速度。
目前野柳地質公園內已有一顆復刻版女王頭,但遊客分流仍不足。觀光主管部門表示,未來打算擇地再增設復刻版女王頭,並把周遭環境也一同改造,增加遊客拍照意願。
▲像日月潭的勒石,做了好幾顆復刻版後,就有達到分流效果
▲女王頭(左)與外觀相似的俏皮公主(右)
但有民眾笑說,大老遠跑到野柳,應該不會想跟「假頭」拍照吧?
自然風化難以對抗,只能把人為破壞降到最低。針對遊客承載量,觀光主管部門表示,將要求經營的民間公司滾動檢討,包括區分淡旺季人數,分時、分區管理等,也要求應針對遊客指標牌要增加指示。
不過,計劃趕不上風化,撐住女王頭、救觀光生計。這些方案真的可行嗎?老天爺答應嗎???
其實,野柳有很豐富的地質景觀,像姜石、豆腐巖、燭臺石等等……救觀光,不應該把一籃雞蛋都放在女王頭上。
至於真的特別想去看女王頭的遊客,只能趁早前往,以免美景不再,空留遺憾吧~
圖文綜合自中新網、環球網、聯合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等徵稿 啟事
如果你 有好文
好圖 好題
想要跟大家分享 歡迎給我們投稿